在巴西参加了第六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之后,本月17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古巴四国进行了国事访问。17日,在访问巴西期间,习近平主席还出席了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在习近平主席此次拉美之行中,有哪些热点和亮点?意义何在?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三位相关领域的专家表示,习近平主席此访的过程和结果表明,中拉合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整体合作的新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拉美所研究员徐世澄认为,7月17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意义和影响十分重大。会议发表了《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巴西利亚会晤联合声明》,并宣布正式成立中国-拉共体论坛。徐世澄分析说,这次会晤以及中国-拉共体论坛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与拉美地区的合作,已经从单个国家间的合作上升到了区域整体合作。他说:“过去,我们主要与拉美的单个国家展开双边合作,同时,我们也与‘南方共同市场’等拉美次地区一体化组织展开过对话。但像这次这样,与‘拉共体’这样一个囊括了33个独立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组织开展对话,还是第一次。” 徐世澄还指出,习近平主席在主旨讲话中提出的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十分新颖,很好地诠释了中拉共同宣布的建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要义。
几位专家还注意到,在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时,中国还提议,力争在10年内实现中拉贸易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中国对拉美投资存量达到2500亿美元的水平。徐世澄认为,通过这一表态和提议可以预计,在今后10年内,中国和拉美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将会有相当大幅度的增长。
事实上,截至2013年,中国已成为拉美仅次于美国、欧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拉美同时也是中国的第七大贸易伙伴。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嵎生也分析认为:“我们同拉美进一步发展良好的合作关系,不仅能够为拉美国家提供巨大的市场,还能促进中国在拉美的投资增加,这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非常好的机遇。”
此外,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张海冰还认为,中拉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也有望因习近平主席此次拉美之行而得到加强和提升。张海冰说:“中国的外交政策一直强调发展中国家是基础,但一直以来,中拉合作关系机制化的建立进度,与中拉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显得有些‘不匹配’。客观原因是,中国与拉美在地域上相隔遥远,使得中国民众对于欧美的了解程度远高于对拉美的了解程度,从而导致上述‘不匹配’现象。” 张海冰认为,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拉美,可以说是推动深化中拉民众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的一个良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