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机事件巴以冲突伊核谈判 扯动美俄博弈大网

作者:耿学鹏 来源:新民晚报 
2014-07-24 16:25:00

  马航MH17航班坠毁、以色列对加沙军事行动、伊朗核项目谈判“最后期限”延期,这三条重磅消息是最近报纸国际时事的头条,其实它们背后有美俄博弈的同一张大网,牵一发而动全身。

  逼急普京后果严重

  借助MH17事件,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向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起强大攻势,美方高级官员指名道姓地指称乌克兰东部“亲俄”武装利用俄方提供的导弹、得到俄方协助击落客机。

  分析人士认为,奥巴马计划以这一震惊世界的悲剧为抓手,逼迫普京与亲俄武装划清界限,同时把欧洲盟友紧紧凝聚在美国主导的对俄制裁进程上,继而在乌克兰问题上击倒普京。

  只是,如果奥巴马逼急了普京并致使美俄关系进一步恶化,美俄在国际事务中的所有合作都可能中断。其中便包括这几天涉险渡过一关的伊朗核谈判。奥巴马这段时间正竭尽全力推动伊核谈判取得突破,以便给自己留下一笔可以拿得出手的外交遗产。

  奥巴马并非没有成功的机会。在不少美国学者看来,普京同样不希望伊朗拥有核武器,因此有意愿与美国配合。但是,奥巴马如果借坠机事件加大制裁俄罗斯力度,伊核问题得到普京的合作就成为不可能的任务。如果缺少俄方配合,甚至俄方和伊朗达成某种默契,伊核问题的变数将无法预料。

  “护刃”行动影响美国

  对于伊核谈判而言,以色列正对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展开的“护刃”行动也是不确定因素。以色列把伊朗视为死敌,同时又对美国外交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多次对奥巴马政府减轻对伊朗的制裁压力表达不满,更不愿看到美伊达成协议,让伊朗有了“满血复活”的可能。

  内塔尼亚胡如果借助“护刃”行动在以色列国内以及美国亲以势力中获得更大声望,那么他的立场在奥巴马的外交考量中必将占有更大权重,尤其是伊核谈判。

  另一方面,如果哈马斯受到极大打击、巴勒斯坦人死伤惨重,难免会激起伊朗国内民众反以和反西方情绪,继而挤压伊朗政府与西方打交道的政治空间。

  美方难以自圆其说

  更深层面上,美国是以色列的“保护神”,以色列不断造成巴勒斯坦平民死伤的“护刃”行动,消耗的是美国的国际声望,美国的影响力以及对欧洲等盟友的领导力会受到削弱。

  按照奥巴马的逻辑,如果乌克兰东部亲俄民间武装犯了错,俄罗斯就必须承担责任。以这一逻辑推论,美国的“盟弟”以色列伤害巴勒斯坦平民的这笔账,就得算在华盛顿头上。那么在坠机事件中,美国自我炮制的“舆论制高点”便不复存在。(耿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