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称,人们确实不能因一个人实践了新想法,但没有成功,而就此将这个人归为失败者。个人破产已不再被视为不可逾越的障碍。在英国,只要没有人提出重大异议,个人破产在12个月后就可自动解除。毕竟,没有甘冒风险的尝试,创新就不会发生,进步也就无从谈起。每一步改进都建立在无数失败项目的尸骨之上。
此外,失败往往会带来宝贵的经验教训,而经过历练的创业者下次会有更大几率成功。
但文章指出,将经营失败“浪漫化”无异于美化事实。很多时候,企业倒闭可能导致企业家婚姻破裂,甚至导致企业家精神崩溃。可惜的是,前述书名中提到的“经常失败”,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是一种奢侈,因为金钱会用尽,更重要的是,信心也会耗完。失败造成的损害主要是心理上的,而非资金上的。这意味着,重新站起来并不是理所当然的。
文章还称,对经历过梦想破灭的人而言,成功的喜悦滋味将格外甜美。失败是必需品,它能告诉人们哪条路行不通,能让人们以更有效率的方式来重新配置资源。
文章指出,私营部门能够比公共部门明显更快地适应形势和进行改革,部分原因在于前者的头上永远悬着破产的阴影。如塞缪尔·约翰逊所说:“知道自己两周后会被绞死,能有效地促使一个人集中精神。”
文章最后称,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失败不是智举,更不是目的。但它能起到必要的纠正作用,也是自由企业总是能够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一个关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