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得不”做的调整

来源:文汇报
2014-07-24 09:24:16

  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带来的“余波”仍在继续。21日最新民调显示,过半民众不满“解禁”,安倍的支持率较6月下降3.1个百分点,创造了45.6%的历史新低。在国内难被理解的安倍内阁似乎在海外的重要伙伴——美国那里得到了“理解”。日本防卫相小野寺五典日前与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在五角大楼举行会谈,在获得美国支持解禁的同时,还将就解禁集体自卫权写入《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一事与美方达成一致。

  联想到美国国防部和白宫此前相继对日本解禁表示欢迎,此番再次摆出“欢迎”姿态并不令人吃惊。事实上,让日本在同盟体系内承担更多的责任,一直是奥巴马政府“亚洲再平衡”政策的主要外交目标之一,而实现它的主要障碍并非中国和韩国的批评,而是来自日本国内的强大政治压力。因此,这一矛盾的基本性质就决定了,在解禁集体自卫权后安倍政府也不可能轻易地将自卫队派往世界各地,协助美国或者其他盟友进行军事行动。

  毫无疑问,五角大楼是希望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的主要推手之一,但是美国防部此举的首要考虑还是驻日美军基地问题。钓鱼岛争端和驻日美军基地问题,是奥巴马政府美日关系的两大主题,后者之棘手相较前者也不遑多让。在美国看来,在日本拥有基地并保持军事存在是本国最重要的战略利益之一,但为了这种存在所付出的“政治代价”却越来越高。因此,美国军方希望能趁着这一机会一劳永逸地解决美军在日地位问题,其设想的方案就是:美日共同部署和行动,共同管理军事基地,并且在日本仿效美国实现基地的军民共享,而这些都需要以日本自卫队可以与美军共同行动为前提。既然是共同部署与行动,美国也需要和日本讨论军事任务的分配与协同问题。在美方看来,日本现阶段所需要承担的主要任务仍是情报收集、目标监视和侦察之类的辅助职责,或者是在日本领土上操作导弹防御系统拦截第三国对美国本土的攻击,还远远没有让日本自卫队在海外直接执行战斗任务的打算。目前,美国方面的重点也已经转移到修改日美安保条约上来,以协商上述的具体问题。

  我们应当注意到,奥巴马政府确实需要日本来分担更多的联盟责任,为自己节约国防经费,但这绝不意味着美国要放松对日本的政策影响。相反,其推动日本解禁本身就是为了“低成本”地在日本长期保持军事存在。美国当前东亚政策的关键就是消除或是降低区域内存在的“不确定性”,而在这一点上,美国政策界对于安倍本人及其政府的看法也存在争议。一部分人认为安倍是强烈的民族主义者,其强硬的外交政策存在着“失控”的危险;另一部分人则强调安倍仍然是民主制度产生的领导人,由其推动日本防卫改革主要是因为国际形势和国内政治的发展状况,而不在于其人格特质。

  综合美方对日本的观察和考虑,可以得出三点结论:一,日本是否解禁集体自卫权与东亚的紧张局势没有必然关系;二,从长远看,解禁集体自卫权会带来如何将日本因素融入到美国地区和全球战略中的问题,这对美国是一种新挑战;三,日本政府真正要在海外采取高强度的军事行动,仍然面临强大的国内压力,在短期内无法实现。一言以蔽之,在美国看来,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虽然带来“不稳定性增加”的问题,但总体上风险仍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其收益仍然合算。

  可以说,美国对日本解禁自卫权“全心全意”的支持,建立在其对日本政府真实能力评估的基础上,实质是希望日本能在基础设施建设、执行辅助任务以及训练其他盟友方面分担任务,降低美国国防资源压力,实际上相对于美国仍然是扮演“第二位”的角色,在短期内远比不上多次参与甚至主导海外军事行动的英国或法国。然而,尽管日本在能力和风险上都不是最佳选择,但是美国当前的整体同盟体系却在冷战后遭遇到了严峻挑战,其传统盟友在威胁感知和行动上都与美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而这迫使美国不得不做出新的调整。在美国看来,欧洲、尤其是“老欧洲”国家,不仅无法在遥远的亚洲给予自己任何实际的支持,甚至完全没有这种意愿。由于在冷战中对美国的长期依赖,欧洲的军事能力一直在持续下降,在缺少美国协助的情况下还不能独自处理本地区的安全问题。因此,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欧洲传统盟友的最好情况也不过是能管理好自身事务,而美国唯一能期待的就只剩下在东亚的“本地盟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推动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打破二战后的“秩序”,也是暂时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权宜之举。

  肖河(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