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思路”与国际互联网

作者:兰旻 来源:国际在线
2014-07-23 15:03:12

  金砖银行的成立,让全世界看到了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金融安全、促进国际金融改革的决心与努力。而在另一个事关国家利益的方面——互联网治理领域,发展中国家也到了需要加大合作力度的时候了。

  在访问巴西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的构想。这是习主席首次在国际场合提出互联网治理倡议,为国际社会应对互联网发展给国家主权、安全及发展利益带来的挑战提供了新思路。更重要的是,倡导建立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与成立金砖银行在理念上可谓异曲同工,即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出发,完善现存的不合理的制度,推进国际治理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如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进入高速变革期,其自身的“双刃剑”效应也愈发明显。一方面,互联网应用不再是“高上大”领域的专属,小到普通人的吃穿住行,大到国家对内管理、对外交往,都受其发展高度与广度的极大影响;但与此同时,数字程序的死板性、脆弱性以及国际社会缺乏相对完善的监管机制,也导致了虚拟世界呈现出愈发混乱的局面。这既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也让某些国家找到了实施“网络霸权主义”的捷径。

  尽管国际社会要求治理互联网的呼声愈发强烈,但对如何建立治理体系、相关机制如何运作、谁将成为体系中的主导者等问题始终没有共识。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以及成熟的产业运作紧紧地将互联网的发展命脉攥在手中。如同它们曾经在维护旧有政治经济格局上表现的那样,这些西方国家在互联网安全领域也挥舞着双重标准的大棒,不择手段地为自己赢得更多政治博弈的筹码。受此影响,国际互联网格局渐渐走上了历史的老路,展现出既不公正也不合理的一面。

  在这一背景下,包括新兴经济体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当主动出击,为国际互联网的治理找到突破口。尽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互联网技术上仍处于相对劣势,在互联网议题上的话语权仍显单薄,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在世界如何发展的问题上表明自己的观点、维护国家利益。更何况当今世界正处于深刻的变革期,越来越多不合理的制度藩篱已被新兴力量所打破,建立被大多数人接受的互联网治理体系是大势所趋。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治理的积极参与者,中国有责任推动国际社会尽快达成共识,加快互联网治理体系的建成。这种放眼世界、有所担当的心态,对于一个大国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而从现实出发,中国的互联网治理与发展也将因此得到激励与鞭策。(兰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