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古巴虽相距遥远,但两国的友好交往却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早在19世纪中叶,第一批中国移民就来到了古巴。古巴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建交以来始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两国间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科技、经贸等双边交流日趋活跃,合作内涵日益丰富,成效显著。
双边科技合作发展快
中古两国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两国领导人对此有广泛共识。在两国政府和科技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古科技合作发展迅速。
1989年,中古两国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古巴共和国政府科学技术合作协定》。两国同意成立政府间科学技术合作混合委员会,以组织、评价、协调合作计划的完成情况并确定下阶段的合作计划。2012年8月,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出席科技合作混委会第九次会议,双方决定在生物技术、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环境保护、气象、地理信息系统和地震学等领域优先开展合作,并与古科技环境部长佩雷斯女士签署了会议纪要。
截至2012年,中古双方共签订200多个科技合作项目,涉及农业、轻工、养殖、冶金、烟草、生物、信息等领域,科技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项目不断扩大。
生物医药合作亮点新
古巴医疗技术全球领先,生物技术相当发达,生物医药尤其是抗癌药物研发是古巴的传统优势领域。
2005年12月,中国与古巴在北京签署了未来两国生物技术合作计划,标志着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2009年9月,国家发改委和古巴共和国部长会议执行委员会签署关于中古进一步加强生物技术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13年6月17日至18日,中古生物技术合作联合工作组第七次会议在中国北京举行。自中古两国签署生物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双方在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合作得到长足发展,有力促进了各自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并成为双边科技合作的新亮点。
中古合资的百泰药业等生物技术合作项目进展顺利,并已取得产业化成果。
辣木科技合作潜力大
2014年,中国—古巴辣木科技合作中心在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挂牌成立。
辣木合作是中古农业合作的重点领域,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受到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辣木科技合作中心的建立,为中古两国联合深入探索辣木发展和应用搭建起了重要平台。中古双方将在辣木试验示范园内进行种质资源交换、优良品种选育、太空育种研发、高效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控技术、生物多样性等科研课题研究。
近年来,中古科技合作一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双方在生物技术、生物制药、纳米技术、气象及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合作形式也从单项技术输出向双向技术交流转变。
本月21日至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古巴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将签署涉及经贸、农业、生物技术等领域多项合作文件。此次习主席访问古巴,必将推动中国和古巴以及中国和拉美—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关系向前迈进,并进一步深化双边在科技等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科技日报哈瓦那7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