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国家:扭扭捏捏小算盘
局势动荡了,有些国家会在各种博弈之中大得其利,但也免不了伤痕累累,甚至会感到委屈。
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出事,几乎都能看到美国“老大”的身影。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强国,美国已经习惯了对全世界的“干预”。不过,最近一轮的地区动荡却让美国觉得自己很受伤。
马航坠机了,美国气势汹汹跳了出来,一副要俄罗斯“付出代价”的气势。这背后,是美国不足为外人道的“委屈”。克里米亚问题出现后,美国撂下了狠话,结果等到克里米亚真的成了俄罗斯的一部分,美国却是“雷声大雨点小”,让世界又多了一个谈资而已。等到美国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开始制裁俄罗斯,却因为无法得到欧盟的全力支持而迟迟无法达到其想要的效果。美国难免会有些窝火。
其实,在最近一轮的地区动荡中,让美国面上无光的岂止乌克兰这一处。自上任之初,国务卿克里就开始对巴以局势进行忘我的斡旋,结果却是熊熊的战火。在叙利亚,美国从一开始就斩钉截铁要巴沙尔下台,结果却是巴沙尔的再次连任。在伊拉克,美国一手训练的士兵在敌对势力面前望风而逃。
这一切或许能让世界越发看清,对一个相对实力开始下降的美国而言,面子神马的都是浮云,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利益才是王道。不过,各种扭扭捏捏的小算盘突然暴露在世人面前,习惯了“领导一切”的美国“老大”或许真的觉得有点小受伤。
无辜平民:生死别离最无助
没有人能够否认,无论在怎样的地缘动荡中,最受伤的莫过于无辜的平民。
马航班机上那几百条无辜生命就因为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了错误的地方,戛然而止。
巴以此轮冲突中,死亡人数已经超过400人,伤亡人数还在不断上升。根据联合国提供的数据,这些人中大部分是平民。
在叙利亚,“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冲突已造成超过16万人死亡,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冲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国际社会对生命、自由和财产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包括《日内瓦公约》、《海牙条约》等在内的诸多国际条约都体现着人类观念的变化。
然而,在冲突中死亡的平民比例却也越来越高。纪录片《战争制造者们》展示了一组平民伤亡数据:一战的伤亡人数中10%是平民,二战这个数字达到50%,而在越战中,平民占伤亡数的70%,伊拉克战争中,这个数字达到90%。这组数字或许并不准确,但是动荡中,大量平民的伤亡却是不争的事实。
世界动荡了,谁最伤?答案真的很简单。(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