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各部门及下属机构今年招聘公务员面临新难题。这些招聘单位不仅要争抢最优秀毕业生,还要达到首相安倍晋三所提目标,即把女性公务员比例提高至30%以上。(7月13日新华网)
对于安倍增加女性高层管理职位以及女性劳动力的承诺,人们早就已经如雷贯耳。鉴于人口老龄化步伐越来越快,安倍内阁2013年11月底即曾提出新目标,表示到2015财年要把国家女性公务员总体比例提高至30%以上。就在人们质疑其雷声大雨点小、光说不练之际,“中央各省厅和下属机构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都在互相竞争女生”,让人看到安倍内阁终于开始动真格了。
其实,在公务员招聘方面对女性“开小灶”,日本早有先例。众所周知,随着经济的持续低迷,日本报考公务员的人数也在不断上升,竞争之烈可想而知。然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日本女性公务员录取比例却在节节升高,2014年度日本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就有399名女性被录取为中央省厅政策等综合职位,占整体20.8%。而今安倍政府设定30%的录取率,更有助于日本女性发挥半边天的作用,为国家发展效力。
但我们也要清楚,人为地设置30%的底线,从某种角度来说又有点太过急功近利。因为在日本女性地位不高已是不争的事实,想在短期内增加女性公务员难免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更何况有些部门确实不适合女性,不受女性欢迎,对其也设置30%门槛,非但完不成任务,严重者还会让为国选材流于形式。这不是无稽之谈,各部门争相“达标”,为完成任务不惜“抢”女生,就可谓一个例证。
实际上,想要提高女性在公务员中的比例,扩大女性参考人数无疑最为有效,而结果恰恰就是女性报考人数并不够多。当然不是说日本公务员职位缺乏吸引力,最根本原因恐怕还在于日本女性“相夫教子”的旧有传统。在该传统影响下,日本女性大多都习惯于家庭主妇生活,甚至有调查还曾显示有1/3的日本女性都希望在结婚之后成为一名全职家庭主妇。可想而知,若这一传统不被打破,女性公务员百分比恐怕就很难有实质性的提高。
不仅如此,要想实现“女性经济学”,刺激日本女性走上工作舞台,就不能仅仅止于公务员,而应推广到一切行业中,并将对女性权益的保护落到实处。这其中最直接的恐怕就是破除对女性的就业歧视,让女性真真正正地做到有尊严工作。不然日本女性就算是想参加工作也会对之有所顾虑,东京大学女毕业生“我认为政府设定女公务员比例目标是好事,但归根结底,找工作时能不考虑性别因素更加重要”的表态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然不管杂说,如今日本对女性公务员比例设定底线,确实有助于提高日本女性地位,这一点当然值得我们肯定。但我们更应明白,设定女性公务员比例并不是实现“女性经济学”、刺激日本女性走上工作舞台的关键。因为唯有彻底破除日本社会“相夫教子”传统观念,并真真正正摒弃根深蒂固的就业歧视,才能提高女性在企业中的参与度和活跃度,增加日本劳动力数量,进而帮助日本经济走向复苏。(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