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新闻》7月9日文章,原题:中美博弈海洋霸权 中美两国于7月9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战略与经济对话。两国部长级官员将就中美之间的悬案进行磋商。预计在推动中美投资协定谈判等经济领域,双方将展现出合作的气氛,但是估计围绕亚洲海洋霸权的博弈将呈现激烈之势。中国正加紧在亚洲设立自己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力争构筑本国影响力强大的海洋经济圈,这一动向也令美国绷紧了神经。
“美国商界支持早日缔结美中投资协定”,7月2日美国前财长汉克·保尔森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会谈时如此表示。3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了习近平和保尔森握手的照片,给人以中美紧密合作的印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美国国债持有国,中美经济联系密切。
但是,诸如美国认为中国诱导人民币贬值和网络攻击等,中美之间面临着众多悬而未决的问题。美国敦促中国进一步实施改革,而中国则一直以小步的改革举措加以应对。7月1日,中国在作为改革试验田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将禁止外资投资的项目从190项减少至139项。在中美开展对话之前,中国对开放市场表现出了积极的姿态。
另一方面,围绕亚洲海洋问题的摩擦则成为中美之间的新火种。除了中国在南海等海域加强海洋活动外,中国主导创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也逐渐成为中美间的新问题。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中国2013年10月提出的构想。中国急于与日美影响力强大的亚洲开发银行等现有国际机构划清界限,正加紧设立东南亚和中东国家参与其中的该投资银行。尽管名义上是为了促进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但也并非与中国强化海洋活动无关。
中方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意在从中国沿海到南海,以及从印度洋到中东构筑海洋经济带。中方领导人5月下旬对先后访华的伊朗及斯里兰卡等国家的首脑提出希望在相关构想及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方面展开合作。
将这两个构想结合起来思考,可以看出中国试图强化资源进口海上通道的意图。这是因为,中国的原油对外依赖度接近60%,原油的海上运输几乎全部都要途径马六甲海峡。对此中国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中国某国有企业高管就指出“美国如果封锁海上航线,中国经济就会陷入瘫痪”。
美国将重心转向国内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而中国希望取代美国,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主导在印度洋到亚洲海域的港湾开发等。此外,中国还考虑将高达4万亿美元的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转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外汇储备用到美国国债以外其他领域。由于中国显露出的这些意图,使得一些国家越来越担忧,中国企业在国际合作的名义下援建的港口是否有一天会用来停泊中国海军的军舰。
为消除这些担忧,中国财政部部长最近开始呼吁美日欧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并表示中国的出资比例不一定非要达到50%。另一方面,虽然中国一直强烈要求韩国加入,但因美国从中阻挠,韩国总统朴槿惠在2014年3月与中方领导人举行的首脑会谈上对此仍保留态度。中美之间的博弈已经呈现日益激烈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