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秘书长林建海。(资料图)
新华网北京7月8日电(记者张栩 蒋旭峰) 他没有博客,却吸引着一批国际化、高学历的经济学家追随他的言论;他甚少面对媒体,却是国际金融危机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批准对危机国家信贷救助项目中的关键人物;他不是政坛领袖,却为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秩序稳定,出谋划策。
他就是林建海,IMF第一位来自中国的秘书长。“做事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这是林建海恪守的信条。
为自己是“国际经济舞台上的中国人”而骄傲
2012年3月,IMF任命林建海为秘书长。由中国人担任如此重要的国际金融机构高层,历史上他是第二位;由中国籍永久雇员担任秘书长这样的高级职务,林是第一人。
有人问:“您真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现在还是中国国籍吗?”
“是啊。我觉得中国护照挺好的。”他回答。
林建海出生于浙江省温州乐清磐石镇。作为一个江南水乡裁缝的儿子,通常有几种出路:子承父业、外出打工或者摸爬滚打成文化不高、黄金满屋的商人。
事实证明,读书成就了如今的林建海。而在那个年代选择读书,需要付出一家人非凡的勇气和代价。
林建海初中时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在家务农一年半后,当地首届高中开学,他渴望继续上学。可是当时入读资格不是择优录取,而是需要人民公社推荐。
村里可以推荐一名学生上高中念书,还有一个工作指标:小学老师--这对成绩优异、初三已经毕业的姐姐来说,非常合适。
磐石镇给林家一道选择题:只能二选一。
最终,姐姐放弃了教书,换取了林建海读高中的资格,才有了他日后进入北京对外贸易学院(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读书、最终全校出国考试第一名的故事。
林建海至今不忘姐姐做出的牺牲。每次回家省亲,他都专门看望姐姐,并带着全家旅游。他们还记得,小时候围着父亲母亲坐在一起时,父亲喜欢指着大姐说,你要读北大;指指林建海说,复旦;指着妹妹说,同济。将来还要出国留学。如今,全家的付出有了回报,父亲的梦想在林建海身上照进了现实。
“中国是养育我的故乡,作为一个工作在国际经济舞台的中国人,我感到骄傲。”林建海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