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耶路撒冷7月7日电(记者郁玮 李睿)2014年7月7日,11时近午。以色列特拉维夫市郊凯亚特·沙乌勒公墓,骄阳如焰。
一队中国外交官,着装齐整,庄严肃穆地走到了雅各布·罗生特的墓前。
罗生特,这个中国人民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这位在抗日战争中帮助过中国人民的国际主义战士,这位曾被陈毅同志尊称为“活着的白求恩”的犹太裔医生,就长眠在这青松绿柏下。
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高燕平女士代表大使馆全体人员,向罗生特医生的陵墓敬献了花圈。她弯下腰去,整理好花圈的缎带,带领大家默哀。
罗生特,犹太裔奥地利人,因受纳粹迫害于1939年流亡到上海。1941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第四个年头,38岁的罗生特,目睹了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的烧杀抢掠之后,主动要求加入新四军,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帮助中国人民将抗日战争进行到底。
那时,正值“皖南事变”发生后不久,新四军军部重建,部队中医护人员奇缺。罗生特医生化装成德国传教士秘密奔赴根据地,呕心沥血,看病问诊,救死扶伤,培训人员……他以其高超的医术、辛勤的工作、忘我的精神和高尚的情操,受到了新四军官兵的欢迎和敬重。
1942年春,罗生特向中国共产党提出入党申请。陈毅同志知道后,自愿做他的入党介绍人。自此,罗生特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特别党员,还成为唯一一位获得正规军高级军衔的外国医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罗生特回到奥地利,1952年因心肌梗塞不幸在以色列特拉维夫病逝,年仅49岁。
“今天,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的特殊日子里,我们来悼念罗生特医生这名伟大的反法西斯战士和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具有特殊的意义,”高燕平说。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近70年的今天,还有少数人逆历史潮流而动,倒行逆施,不得人心!”高燕平说,“中犹人民同为德国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受害者,对侵略战争和大屠杀有着切肤之痛。我们在对逝者缅怀的同时,更要坚定地维护来之不易的国际和平与秩序,绝不能让历史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