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中国日报网记者 孙晓宇
中国日报网北京9月1日电(记者 严玉洁)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即将于9月3日到4日召开。在此之际,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副所长曾爱平在接受中国日报网专访时指出,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是非常值得期待,它的召开将推动中非合作在规模、质量、水平上的进一步的提升和巩固。
“真、实、亲、诚”引领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
曾爱平说:“在中非传统友好的基础上,习近平主席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新理念。2013年3月,他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演讲指出,对待非洲朋友,我们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合作,我们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我们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我们讲一个‘诚’字。五年多来,‘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一直在引领和指导着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
曾爱平认为,“真、实、亲、诚”引领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中国致力于帮助非洲打破发展的瓶颈。非洲大陆作为一个后发地区,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方面都存在一些瓶颈。中国在改革开放40年中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充裕的发展资金和外汇储备,在技术上、人才上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中国希望帮助非洲打破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人才方面的瓶颈,以中国的经验带动非洲在经济方面的发展。
其次,中国致力于帮助非洲实现和平稳定。中国积极地参加联合国和非盟在非洲的维和行动,以实际行动来维护非洲的和平与稳定。比如说,中国现在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当中向非洲派遣维和士兵和警察最多的国家,也是联合国维和经费第二大摊款国。中国在参加非洲维和行动的过程中,历来尊重非洲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积极地劝和促谈,不拉偏架,为非洲的和平稳定事业注入了新的动力。
“真、实、亲、诚”引领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另一个表现主要是双方的治国理政经验交流,特别是中国帮助非洲加强政府的能力建设和执政党的能力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充分尊重非洲的自主权和所有权,鼓励非洲国家自主地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政治体制和发展道路。中国从来不向非洲强加自己的政治体制和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非关系的推动作用
曾爱平说,“一带一路”倡议对中非合作有极大地推动作用。“一带一路”主要是五通,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这些全方位地迎合了非洲一些国家的发展需要。
他表示,政策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中国跟非洲之间非常注重政治磋商和发展战略地对接,因为只有在国家发展战略方面对接沟通好,才能更好地促进贸易畅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
“在贸易畅通、设施联通和资金融通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中非之间的互补性非常大,中国可以极大地促进中非之间的贸易往来和基础设施建设,并为非洲国家提供它们发展所急需的资金支持,”他说。
实际上在这三个领域,中非之间已经有很多的成果。比如说,在贸易方面,中国已经连续9年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在2017年,中非之间的贸易额是1700亿美元。
在设施联通方面,中国跟非洲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无论是在非洲的铁路、公路、港口、桥梁、机场还是ICT、管道、电力、能源等方面,中国都可以说是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中最大的外部贡献者。
在资金融通方面,中国一直致力于向非洲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帮助非洲打破资金短缺的瓶颈。在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中国宣布向非洲提供6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而在民心相通方面,中国与非洲的人文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行为体加入到民心相通的行列中来,比如说学者、新闻工作者、青年志愿者、科技工作者、工青妇团体。另一方面,中非旅游合作也是方兴未艾。这些对促进中非之间的互相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值得期待
曾爱平表示,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他说,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双方的合作是非常全面、非常广泛的。在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中非提出了十大合作计划,包括非洲的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合作、金融合作、环境合作、减贫惠民合作、人文交流合作、公共卫生和医疗体系合作以及和平与安全领域的合作。
“今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也会延续这些领域的合作计划,特别是在非洲的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合作、人文交流合作以及和平与安全方面,应该会提出更具力度的举措,对非洲发展的支持力度会更大,”他说。
另外一个亮点是民心相通方面。“我觉得在民心相通方面的举措力度也会进一步加大。我们现在提出中非合作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让双方的民众在中非合作有更多的获得感,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利益。”
曾爱平最后总结道,今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未来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引领中非关系向更大规模、更高质量、更高水平上发展。
(编辑: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