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深入英德法 英媒:欧洲是睡着了吗?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7-26 09:50:22

中国日报网7月26日电 据欧洲时报网报道,近日,中国科技企业与欧洲工业巨头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让欧洲能够使用中国的先进科技,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叶夫根尼·莫罗佐夫在英国《卫报》撰写评论称,在中国的科技如火如荼、大获投资时候,欧洲是不是几乎睡着了?

中欧科技合作势不可挡

叶夫根尼在文中列出了最近中欧之间的三项重要科技合作。

6月29日,宝马与中国最大的锂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公司(CATL)签署了一份价值10亿欧元的车用锂电池订单,根据订单内容将在欧洲专门建立一座工厂,生产车用电池以满足对电池急剧增加的需求。

7月2日,中国招商局集团(China Merchants Group)与一家总部位于伦敦的公司合作,新推出一支1000亿元人民币的科技投资基金,旨在与专门投资最有前途科技公司的日本软银的“愿景基金”竞争。同日,法国最重要企业之一——波洛莱物流签署一项全球性合作协议。

两家公司表示,双方将在云计算服务、清洁能源、物流,以及新数字技术和创新等其他领域展开合作。

欧洲摆脱不了对中美的依赖

有人说这是欧洲(英、德、法)资本利用来自中国的商机。但叶夫根尼认为,三个项目显示了欧洲工业战略的巨大缺陷:一方面欧洲的资金被用于投资全世界最先进的机器人或人工智能项目,比如戴姆勒就是“愿景基金”的少数欧洲投资方;另一方面,欧洲在培养自己的领军企业方面做得较差。

在人工智能方面,欧盟委员会4月份公布的人工智能战略是基于一个有待检验的假定,即布鲁塞尔能成功动员近180亿欧元私有资本补益欧洲现有计划。但叶夫根尼认为,这要求说服像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商、全球第二大豪华车生产商、第二大卡车生产商戴姆勒(目前其最大股东是中国吉利)这样的欧洲大企业,去投资欧洲科技基金,而非软银或中国招商局。

在电动车电池方面,叶夫根尼觉得欧洲领导人已意识到电动汽车电池的挑战,但尽管欧盟委员会建立了欧洲电池联盟,迄今为止欧洲还没有实力足够的电动车电池制造商,如果只是为了尽量减少对中国和韩国的依赖。但像宝马、戴姆勒这样的欧洲企业不断把数十亿美元的订单交给中国生产商,其挑战就难以解决。云计算方面情况也差不多,欧洲企业基本上被中美的巨头包围了。

叶夫根尼认为,贸易战之前,全球贸易尚且顺利运行并且行业相似度高的时候,欧洲的这种依赖性更明显。然而现在欧洲企业正遭遇特朗普猛烈抨击,布鲁塞尔却没有什么办法反击。在美国威胁欧洲最重要产业之际,欧洲理应威胁报复美国最重要的产业——IT业,但欧洲没办法把深入其医院、能源网、交通系统和大学的基础设施的美国Alphabet,IBM,微软和亚马逊的服务关闭。他相信,目前最好办法是与中国企业多做生意,减少对美国巨头的依赖。

叶夫根尼觉得,即使这样也不利于欧洲保持全球经济中心的地位。欧洲巨头们不会消失,但日益被外国老板和科技支配。全球化欣欣向荣的时候,这种合作和依赖似乎都是好事,但在今天的新常态下,这种策略跟自杀差不多了。欧洲决策者说是午睡,不如说越来越像昏迷了。

(编辑:严玉洁 党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