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社:纵观历史,美国政府曾屡屡强行拆散无辜家庭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6-21 07:07:45

中国日报网6月21日电 一些批评声音认为强行把拉丁裔移民儿童和父母分开是史无前例的。但这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美国政府强行拆散家庭、拘留儿童或允许其他人这么干了。

纵观历史,特别是在战乱时期,美国当局屡屡找出各种借口或援引法律,将孩子从他们父母身边分开。以下是一些例子。

奴隶制

在奴隶制废除之前,黑人奴隶的孩子出生以后是可以被主人决定是否买卖的,而孩子的母亲几乎完全没有能力阻止孩子被卖出,她们往往是生下孩子后就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奴隶主也经常通过买卖拆散这些黑人父母,而他们毫无反击之力。奴隶家庭通常会举家逃跑,以此反抗。但一旦被捉住,这些逃跑者轻则面临酷刑,重则甚至会被处死。

上周,白宫新闻发言人萨拉·赫卡比·桑德斯和司法部长杰夫·赛辛斯援引圣经来为“零容忍”移民政策背书。他们援引的是罗马书第十三章:“上帝已制定好秩序,你们需要遵守政府的法律。”但当年美国内战前那些为奴隶制正名的人也是援引的同一条圣经,允许那些捕捉者将逮到的逃跑奴隶还给他们的主人,并把奴隶的孩子从母亲身边带走。

美国本土寄宿学校

在1890年的翁迪德尼之战之后,印第安人战争进入最后阶段,军队无情地屠杀了150个拉科塔族的男女老少,美国政府逼迫本土印第安家庭把他们的孩子送去政府或教会办的寄宿学校。其目的,用卡莱尔印第安工业学校的创办者理查德·亨利·普拉特的话说,就是“杀掉他们身体里的印第安因子,拯救人类。”

在全国大概150个印第安学校中,这些印第安孩子被要求留短发,不准说任何印第安语,必须信基督教,并被灌输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当这些印第安孩子回到家中时,父母几乎认不出他们。

也有一些孩子顽强抵抗,他们放火烧寄宿学校、逃跑或自杀。还有一些孩子私下偷偷说印第安语。二战时期一种基于纳瓦霍语的密报系统就是当时在寄宿学校的孩子们发明出来的。

贫穷问题

在1900年早间,一些州政府会把儿童从贫困家庭中带走并把他们安置在孤儿院。据迈克尔·卡兹所著的《在救济院的阴影之下:美国社会福利史》,一些改革者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时开始普及“儿童不应该与自己的原生家庭分开”的观念。

但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依然会以贫困为借口将印第安家庭和黑人家庭的孩子带走。有时这些强行拆散家庭的行为会引发父母的心理健康问题。

美国黑人人权运动者马尔科姆·艾克斯在自传中回忆称,他的父亲是一位直言不讳的黑人牧师,在早年间被秘密谋杀了;他的母亲艰难抚养着他,但社工来到他家强行将他与亲人分开并将他带走。这位未来的民权运动领袖从此便住在不同的领养家庭和寄宿学校中。他的母亲在他被带走后陷入精神崩溃,并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移民问题

在大萧条时期,加州和德克萨斯州当局政府参与了一场大型驱逐移民活动:墨西哥移民和墨裔美国公民被驱逐,他们被指责为经济衰退的罪魁祸首。1930年间这场大驱逐中,约有50至100万墨西哥移民和墨裔美国公民被驱逐出境。

根据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墨西哥裔研究教授弗朗西斯科·鲍尔德拉马与研究者合著的论文《背叛的十年:1930年间的墨西哥裔遣返》指出,当时一些家庭会把孩子藏在美国公民的亲戚家,以防孩子被送去从出生起就从未踏足过的“故国”。

这些家庭都是合法的美国公民,他们感受到自己被强行和孩子拆散了。“许多孩子从此再未见过自己的父母。”他在论文中指出。

日本俘虏收容所

从1942年美国与日本交战开始,全国大概十二万日裔美国人被美国政府关进战俘集中营,据估算其中大概三万人是儿童。

1999年拍摄的纪录片《难民营的孩子》描绘了这些孩子所受到的身体和心灵上的创伤和他们悲痛欲绝的父母。一些年纪稍微大些的孩子则期待年满十八岁,这样他们就可以参军,为美国而战,以此表达自己和家人对美国的忠心,但求不要与家人分离。一些资料,如日记和采访,也表明这些孩子正是出于此番考量,毫不犹豫地参军。

村长喜方(Kiyoshi K. Muranaga)的家人被拘禁在科罗拉多州的格拉纳达的再安置中心。他本人参军之后在意大利遇害了。他牺牲后被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授予了荣誉勋章。

(译者:吴哲钰 编辑: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