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加速融化,海平面上升,吸引全世界科学家观测、观察、观望。与之密切相关的是,北极海冰的消融使得商船通航北冰洋成为可能,连接亚洲与欧洲乃至北美洲的航道长度,与传统航道相比,有望大幅缩短。
这一前景给未来世界经济版图带来无限遐想空间。作为近北极国家和北极事务重要利益攸关方,中国的北极政策受到环北极国家积极研究,中国提出的“冰上丝绸之路”倡议吸引多方响应。
早在16世纪,人们就开始梦想航行穿过地球“头顶”上的北冰洋,拉近东西方之间的距离。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不少探险家甘愿顶着风雪严寒,深入极地,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伴随全球气候变化,数百年后的今天,北冰洋上的北极航道已间或出现商船往来;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往来于北半球各大洲之间的“捷径”若隐若现。人们阅读世界地图的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以北极为中心,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距离,竟然如此之近!
所谓的“北极航道”大致可划分为中央航道、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前两条航道海冰较厚,不适合商业开发。每年通航时间最长的是东北航道,它主要沿俄罗斯北部沿岸,跨越北冰洋,向西穿过巴伦支海进入北欧、大西洋;向东通过白令海峡,进入亚洲、太平洋,夏季可用于商业通航。
北极通航可大幅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面对机遇,中俄两国领导人倡议在北极地区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中国政府于今年1月发表《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明确提出中国愿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
北欧环北极国家也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北极走廊”计划。芬兰、挪威等国计划投资至少30亿欧元,建设一条从欧洲内陆经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通往挪威东北端希尔克内斯港的铁路线,在那里与“冰上丝绸之路”会合。
一旦航道通畅,来自东亚的货物,可经“冰上丝绸之路”穿过北冰洋运抵北欧,再经“北极走廊”的港口和铁路网送往欧洲各地。这将开辟欧亚之间货物运输距离最短、最直接的线路,北欧在欧亚物流通道中的地位也将从目前的“末梢”转变为“门户”。
挪威希尔克内斯港所在的南瓦朗格尔市市长鲁内·拉斐尔森认为,“冰上丝绸之路”倡议可以为“北极走廊”涵盖的铁路和港口项目提供支撑。“要实现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需要大量投资和货物。如果没有与中国的良好联系与合作,计划难以成功。”
芬兰就业和经济部国务秘书古泽森说,增进大洲间的互联互通,特别是北欧与中国的互联互通,符合芬兰的利益,芬兰积极看待中国的北极政策和“冰上丝绸之路”倡议。
芬兰从去年5月起担任北极理事会轮值主席国,曾多次表态欢迎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将“中国声音”引入北极理事会讨论。芬兰总统尼尼斯托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提出要建设“冰上丝绸之路”,芬兰也一直想要探索开发利用北极航道,在这一领域两国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据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 新华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