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商贩从中国进口廉价鱼 在本地市场销售火爆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2-06 09:29:42

中国日报网2月6日电 据全球水产养殖业专业网站“The Fish SIte”日报道,近年来,中国冷冻罗非鱼远跨重洋、大量出口至非洲市场,以低廉的价格、优良的品质赢得当地消费者的青睐,但同时也对当地脆弱的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非洲是中国罗非鱼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的统计数据,2016年,非洲国家从中国进口了8.3万吨冷冻罗非鱼和罗非鱼鱼排,占中国当年冷冻罗非鱼出口总额的64%。以出口价值计算,2013年中国向科特迪瓦出口了总额达3870万美元(约合2.44亿元人民币)的罗非鱼,同年中国向布基纳法索、加纳和多哥出口的罗非鱼总额分别为1470万美元(约合9251万元人民币)、480万美元(约合3020万元人民币)和400万美元(约合2517万元人民币)。

报道称,鱼是非洲老百姓餐桌上一道常见的菜肴,但长期以来,非洲尤其是西非地区的食用鱼市场需求和本土产量存在巨大缺口。以尼日利亚为例,该国每年食用鱼市场需求量在320万吨左右,其中仅有110万吨是本土生产,其余210万吨全靠进口。

与尼日利亚的情况类似,加纳每年的食用鱼市场需求量约为100万吨,但其中仅有40万吨来自本土。塞内加尔每年人均消费食用鱼约24.5千克,由于该国的水产养殖场遭到外国大型船只的过度开采,导致捕鱼量大幅下降,因此该国食用鱼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国进口。

从中国进口的冷冻罗非鱼价廉质优,深受非洲老百姓的喜爱,在市场上非常畅销。不过,这也对西非脆弱的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据肯尼亚《民族日报》报道,近来,在肯尼亚东南部港市蒙巴萨,中国罗非鱼的销量不断上升,并且以低廉的价格直接进入零售卖场,导致部分批发卖场的生意一落千丈。

不过,“The Fish Site”网站分析称,西非水产养殖业的抗外来冲击能力较弱,主要原因在于物流等配套服务跟不上。举个例子,仅有很少一部分渔民用冷藏车运鱼至卖场,而顾客买鱼时还必须自带冰块和保温袋。

(编辑:党超峰 译者:谌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