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国际时评:“假新闻”全球泛滥,人人喊打需出硬招

作者:吴黎明 来源:新华社
2018-01-09 08:36:42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题:“假新闻”全球泛滥,人人喊打需出硬招

  新华社记者吴黎明

  某外国领导人“被死亡”、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媒体就“假新闻”大打嘴仗、热点事件中假消息满天飞……一段时间以来,“假新闻”成为西方媒体中一个出镜率极高的词汇。全球知名的柯林斯英语词典更是将“假新闻”(fake news)列为2017年度热词,并将其加入柯林斯词典的最新印刷版本。

  什么是“假新闻”?根据柯林斯词典的定义,“假新闻”指“假借新闻报道形式传播的错误虚假、耸人听闻的信息”。该词典编纂者指出,自2016年以来,“假新闻”一词的使用率增加了3倍以上。美国去年发布的一份民调显示,近三分之二美国选民认为美国主流媒体上“有很多假新闻”,高达8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很难判断在线新闻的真假。

  “假新闻”当选年度热词与特朗普总统不无关系。自去年1月就职以来,他一直斥责美国主流媒体散播针对他的假新闻。一项统计显示,特朗普上任头6个月,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了82条推文驳斥“假新闻”或批评媒体。此外,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法国总统马克龙都对“假新闻”多有斥责。

  “假新闻”全球泛滥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一些人将“假新闻”用作抹黑政治对手或干涉他国内政的工具。马克龙在去年大选中曾饱受“海外账户”假消息的困扰,最近伊朗官方也指责一些势力通过散布谣言煽动示威。澳大利亚前外交官格雷戈里·克拉克不久前发表文章指出,无论有多么不真实,在叙利亚、巴尔干半岛和其他全球热点问题上,西方政府和主流媒体似乎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假新闻”满天飞更多是为了博眼球、获取经济收益。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兴起,“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评论员”。一些网站和个人置社会道义于不顾,热衷制造“假新闻”,主要目的就是增加点击率,获得可观的经济利益。很多社交网站公开或不公开对高点击率有高额奖励和广告分成,炮制耸人听闻的“假新闻”就成为一些人稳赚不赔的买卖。

  所谓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假新闻”泛滥已成为全球公害,引发各方忧虑,需要综合施策予以打击。

  媒体的行业自律首当其冲。真实性是新闻价值的核心,只有确保真实性,新闻报道才有权威性和影响力。在这方面,讲究“一字一句皆要有出处”的传统媒体可以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目前,谷歌、脸书等社交平台采取对有质疑信息“打标签”的办法予以应对,但效果依然不理想。

  打击“假新闻”更需硬手段。通过立法规范打击“假新闻”已成为各国共识。新年伊始,法国总统马克龙就宣布年内修订新闻法,遏制“假新闻”借社交媒体传播,包括“删除相关内容、关闭相关网站或涉案用户的账号”。在德国,《网络执行法》从今年1月1日开始生效,规定社交网站必须在24小时内删除在其平台上登出的非法内容,否则将面临巨额罚款。英国和意大利也有相关的立法动议,包括追究刑事责任之类的雷霆手段。

  “假新闻”泛滥,最终人人都是受害者。我们希望,媒体多一份责任感,法律上多一些硬手段,舆论场上多一点清朗之风。

  相关链接:

  特朗普推迟颁发“假新闻奖”

  对“假新闻”零容忍 马克龙欲年内修订新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