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在鄂尔多斯国际会展中心接受媒体采访。(摄影:中国日报记者 邹红)
中国日报网鄂尔多斯9月12日电(记者 严玉洁)《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9月6日到16日在鄂尔多斯举行。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11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防治荒漠化经验堪称全球典范。
索尔海姆说,荒漠化治理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关注。中国是对抗沙尘暴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在这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足以为全球荒漠化地区提供绿色发展理念以及防治荒漠化的技术和范例。
他指出,中国新疆、内蒙古和甘肃都有着非常成功的防治荒漠化经验。比如,内蒙古库布其的荒漠化治理的成就令人备受鼓舞。库布其沙漠治理之初,情况很糟糕。但是,政府和当地民众没有把它当作问题和困难,而是当成挑战和机遇。现在,库布其有太阳能发电、生态农业等,给当地带来了就业机会,推动了发展。
索尔库姆认为,“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也面临荒漠化挑战,它们虽然不能完全复制库布其模式,但是可以从中学习,确定哪些措施适合自己,避免走弯路。中国有非常好的治沙技术和专家,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治沙知识。中国的这些经验完全可以对外输出。
事实上,早在今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就已经和中国环保部倡议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确定沿线国家将开展相关合作。索尔库姆在11日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会关注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新能源发展,比如用太阳能替代煤炭。我们也会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比如在建铁路的过程中不能影响到沿线的动植物。”
据悉,9月10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边会——“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启动仪式在鄂尔多斯市举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组织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妮卡·巴布女士在当天的主旨讲话中指出,“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是分享全球荒漠化防治最佳实践的重要平台,能够促进联合国成员国公平公正的发展,创新合作方式,开展广泛务实合作,造福各国人民。
(编辑:党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