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情结叫“中俄友谊”。它诞生于历史岁月,根植于一代人心中,经历过阳光,也遭遇过风雨,终究割舍不断。
所以我们看到,无论是二战时期苏联援华老战士,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苏联援华专家,抑或是中国问题上的俄罗斯“坚定派”,始终有那样一种信任、那样一股力量,推动着他们去呵护、传承这伟大的友谊。
当然,友谊从来不是单向度的。中国人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辈人,心中更凝结着浓浓的“苏联情结”。随口哼出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张嘴能背的“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从安娜·卡列尼娜到保尔·柯察金,纵使苏联不存、世事更迭,那样一种特殊情感,却非时间可以冲淡。
这,也构成了中俄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坚实民意基础。
这样的友谊,在今天,更期待着新的篇章。中国与俄罗斯建立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树立了新型大国关系典范,两国关系已进入了历史最高水平。也正因此,中俄两国人民的友谊,需要注入新的活力。
活力已在显现。继互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之后,中俄两国又先后开启“青年友好交流年”“中俄媒体交流年”。以青春之名促进两国世代友好,借人文交流助推人民相知相识,中俄友谊之树正枝繁叶茂。
不过,也应看到,由于俄罗斯还没有成气候的华人文化圈,在俄传播中华文化主要靠官方机构主导,俄罗斯青年了解、学习中华文化的渠道相对有限;动漫、影视、新媒体、流行音乐,在当代青年人的业余生活中已占据相当重的分量,但我们在这些领域的作品产品还较少,尚未更多融入俄罗斯青年的生活……
事实上,对两国年轻一辈来说,因为不曾有过战火中淬炼出来的友情,缺乏因同一部文学作品而改变人生的特殊经历,甚至于,由于中苏关系一度交恶,苏联解体后的道路选择,两国青年的情感浓度不如上一辈。所以,如何接好友谊之棒,让两国友谊不“打折”反而更“增值”,许多人都在认真思考。
习近平主席无疑做了最好的引领与示范。自2013年就任国家主席以来,他已6次访俄或赴俄出席重要国际活动。无论是庄严肃穆地向无名烈士墓献花,还是冒着风雪赶到索契参加冬奥会“给邻居道喜”;无论是与俄罗斯友好人士及其家属的亲切交谈,还是面对腿脚不便的俄罗斯二战老战士“我过去给你颁奖,你别过来了”的温暖言行……“他拨动了俄罗斯人的心弦”——俄罗斯人的评价发自肺腑。
中俄两国人民的友谊,不是只靠老一辈的“情结”维系,更需要新一代的“情感”熔铸。“拨动心弦”,也绝不只是国家领导人亲力亲为,需要各种层面的共同努力、积极创新。
无数人看到了这一点。有人建议,对从事汉学研究、中文著作翻译、学习中华传统艺术等领域的俄罗斯青年人才进行鼓励扶持,培养他们对中国的感情,再通过他们来传播中华文化;也有人提出,在大众文化交流上推出有代表性的拳头产品,找到更易沟通的“文化符号”,赢得俄罗斯青年的喜爱;还有媒体人士呼吁:中俄媒体急需增加报道的维度和厚度,使两国年轻人对彼此认知更加丰富……
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俄时,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殷殷寄语:“我期待着越来越多的中俄青年接过中俄友谊的接力棒,积极投身两国人民友好事业。”老一辈中俄人民曾在特殊的年代里结下珍贵友谊,当接力棒传到青年一代手中,接住它、擦亮它,传下去,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也是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