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评析:特朗普首次出访“如入地雷区”
参考消息网5月25日报道特朗普已经开启了其上任来第一次外事访问。在结束中东的访问后,特朗普24日前往梵蒂冈和罗马,与教皇方济各及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会面,25日前往布鲁塞尔出席北约峰会,26日和27日将出席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举行的G7峰会。外媒评价普遍认为,特朗普首次外访机遇与风险共存,都希望更清楚地了解特朗普在贸易保护主义、气候变化、难民危机和全球反恐等一系列问题上的立场,
【小题】首次外访机遇与风险共存
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22日发表题为《走向未明的特朗普国际政策》的社论称,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出访面对棘手的外交问题,能在多大程度上取得成绩,取决于诸多因素,包括他本人的表现。
文章称,特朗普首次出访“如入地雷区”,尤其是最后两站的北约峰会和G7峰会上。特朗普向来言辞辛辣,口无遮拦,又曾在外交问题上说过不少“石破天惊”之语,这次外访必须确保自己说正确的话,不说错话,碰到自己不懂的尽量少说。
美国国务卿蒂勒森18日表示,特朗普此次出访是为了传递这样一个信号:作为应对全球挑战的领导者,“美国回来了”。但首次出访即刻引来国内讥讽之声,不少美国媒体担忧在面对如此众多领导人时,特朗普能否展示“唯一超级强国领导人的风范”,同时又有能力修补盟友间的裂痕。
文章称,奥巴马时期因忽视了美国在中东的重要盟友,尤其导致美国与沙特关系陷入低谷,之前历任美国总统都为促进中东和平这个宏大目标付出过巨大努力,特朗普是否正在回归传统的美国外交政策立场,准备实行和奥巴马相反的中东政策,目前仍看不出他的中东政策的雏形。
文章称,在目前的伊拉克、叙利亚以及也门危机中,沙特与伊朗一直在明争暗斗,美国为沙特提供大手笔的军火交易,其实是向沙特的敌人伊朗发出强烈的讯号,重申美国与沙特之间的伙伴关系,也等于是为中东地区增添不稳定的因素。
文章称,特朗普首次外访机遇与风险共存,参加G7首脑会议的各国领导人,都希望更清楚地了解特朗普在贸易保护主义、气候变化、难民危机和全球反恐等一系列问题上的立场,但观看了他在白宫几个月里混乱的表现,各国领导人的心情将是迷茫和有所警惕的。
【小题】反复无常个性令盟友不安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5月24日发表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的文章《反复无常的特朗普将如何搅动世界》称,在特朗普作为美国总统首次出访海外之际,他身上的不可预测性的代价逐渐变得清晰起来,美国的很多盟友正对此感到困惑和不安。
文章称,特朗普倾向于像对待有竞争关系的企业一样对待别国,有时拉拢示好,有时搅得他们不得安宁,他这是在践行“交易的艺术”。但问题是,在外交领域,不可预测性可能是危险的,尤其是在与盟友打交道时,后者需要得到这样的保证:美国的全球战略是一以贯之的。这些国家自己的全球战略有一个核心信念,那就是相信美国会坚定不移、持之以恒。
拉赫曼认为,特朗普本周在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发表了安抚盟友的讲话,到了布鲁塞尔可能也会这么做,但这不可能消除他已造成的不确定性。当前世界不得不应对特朗普带来的三个层面的不确定性。第一个与他的政策有关,第二个与他的性情有关,第三个与他的任期长短有关。
文章称,从政策的层面来讲,特朗普已经多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转换立场。他曾要求颁发禁令,禁止任何穆斯林进入美国,但这次在出访沙特途中,他称伊斯兰是“世界伟大信仰之一”;他曾宣称北约“已过时”,后来又说北约不再过时;他曾谴责在中东的人道主义干预,后来又对叙利亚发射导弹,以惩罚其使用化学武器;他先称赞英国脱欧,后来又称赞欧盟。他与俄罗斯的关系仍然是谜中之谜。
拉赫曼认为,虽然沙特和以色列是少数对特朗普当选感到高兴的美国盟友之一,但它们也对白宫发出的混杂不一的信号表示抱怨。特朗普在竞选中曾承诺撕毁遭到沙特强烈反对的伊朗核协议,然而特朗普迄今一直在遵守该核协议的条款。他以前还承诺把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迁到耶路撒冷,但现在似乎改变了想法。
文章称,在这两件事上,特朗普收回了竞选期间发出的不明智言论,这很可能做对了,但这改变不了他留给外人反复无常的印象。每当特朗普从白宫里发出肆无忌惮的推特言论,人们对于他的个性和脾气的担忧都会加深一层。美国的所有盟友在判定是否可以信赖特朗普政府的某一承诺时,都必须三思,如果这位总统改变主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