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一个视频在医学生中疯转:日本某医院选拔年轻外科医生出奇招,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三项精细的手工活——折微型千纸鹤、重新组装昆虫、用一粒米做寿司……
网友们议论纷纷,有人表示认同:“外科就是要手工艺好,左右手能轻松自如操作的。理论头头是道,实际解剖一团乱麻,不适合做外科!”“在既定时间内,顶住压力完成一件精细的工作,本身就是一名合格外科医生要具有的基本素质。”
但也有人不以为然:“我不觉得会做细活和适不适合学医有半毛钱关系。”“太浮夸了吧,这样的话,直接去小商品工厂招女工算了,要这些博士有何用?”
钱报记者查证发现,这是日本仓敷市中央医院2015年的一场选拔考试,这段视频早就在Youtube等国外视频网站上火过一把。
15分钟折出5毫米纸鹤
考验毅力、耐心、心理素质
仓敷市中央医院(Kurashiki Central Hospita)成立于1923年,位于日本南部的冈山县,它的外科水平在全日本数一数二。
视频的开头,一个磁性的男声介绍了本次考试的原由,“所有医生都是学霸,但他们并不是生搬硬套书本的知识来为我们做手术。医生们手握我们的生命。所以日本仓敷市中央医院改变了考试规则,为年轻的外科医生提供了全新的挑战。”
这全新的挑战是三项手工活:15分钟内完成一只5mm的千纸鹤、15分钟内按照图示重新组合所给昆虫、15分钟内在一粒米上制作寿司。
听完考题,参加选拔的应届毕业生们都惊呆了,“我从没想过会接受这样的挑战”,“我太震惊了,觉得自己肯定完了。”
每个人一盏台灯,学生拿起在实验室和手术台用惯了的镊子、手术刀,全神贯注地做起了手工。只见他们一通手忙脚乱,这边抱怨折纸鹤的纸太厚了,不容易折叠。那边懊恼自己组装昆虫的顺序出了错。
医院设置这么一场滑稽而困难的测试,并不是存心为难这些刚走出象牙塔的年轻医生。他们表示,“进手术室如同进战场。如果在考试中都不能展现出良好的抗压能力,那么进入实战状态时的表现会更令人担忧。医生的天职是对患者负责,心理素质不过关的人员坚决不能被请进医院。”
测试的结果,只有5名学生成功胜出。其中一个胜出者说,“一开始我不知道这些测试和医学有什么关系,但是后来才明白这些测试在考验我的毅力。”
中国医学生
拿猪皮、橘子皮、鱼泡练手
中国医学院的学生,除了背书啃文献做实验,还要做这些杂七杂八的手工活?
视频下方,有医学院的学生留言说,这有什么稀罕的,我们还考过穿针引线、织毛衣、筷子夹黄豆、对镜子写镜面字……
小李是浙江大学医学院的一名博士,现在正在医院跟着外科医生实习。他告诉钱报记者,没那么夸张啦,也就是考考你一分钟打结的次数,各种花式打结,徒手打、器械打、深部打……
不过,他们确实会私下买各种材料来练习缝合技术。说起这些材料,他头头是道:在淘宝能买到教学磨具,但效果不是很好;猪皮是最好的,因为和人的皮肤很接近;可是猪皮太贵啦,穷学生买不起,只能用橘子皮代替……
还有部分学生跑去菜场买鱼泡,“鱼泡和血管组织比较接近,适合练习血管缝合技术。但一般学生不会去买,只有想从事血管外科的学生才会练手。”
另一个医学院本科生小王说,视频里千纸鹤的挑战充其量是练习缝皮、打结、拆线,“不是所有外科医生都要做显微外科,现在很多腔镜下操作的外科手术,可以考一考在腔镜下折纸鹤嘛,那才是真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脑科主任、神经外科主任张建民认为,医院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不喜欢动手操作,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
他举例说,他同届有个学霸同学,考试成绩年级第一,但只喜欢安静读书,钻研学问,不喜欢动手。毕业后,学霸被阴差阳错分配到普外科,非常痛苦,最后考了内科的研究生,逃离“苦海”。
而张建民自己,从小就对动手的活儿特别感兴趣。类似日本这家医院考核的手工艺活,他可没有少干。
家里的电灯、钟表坏了,他第一时间去琢磨、捣鼓;别人在路边换轮胎,他能在一旁看半天;过年过节杀鸡宰鸭,也都是他主动请缨,而且杀得“非常漂亮”。
他说,医生干的是一份技术活,同时也是一份手艺活,尤其是外科医生,更要有匠人精益求精的精神。现在,不论是医学院还是医院,都尤其重视对年轻外科医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记者张冰清 本报通讯员 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