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权益仓位将稍有提升看好高分红低估值蓝筹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7-03-24 11:34:51

种种市场迹象表明,近段时间以来,投资者整体情绪稍有回暖。在此时点,作为长线投资者的保险资金如何看待后市?这其中,资金增速、投资策略一直走在同业前端的中国平安,又将以何战术应对市场变数?

昨日业绩说明会间隙,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陈德贤接受了上海证券报的专访。对于宏观经济和投资机会的判断,陈德贤的观点谨慎中透着一点乐观:“预计2017年‘资产荒’状况会有所缓解,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险资金的投资配置。我们将增强ALM(资产负债管理)策略,在收益来源方面更加多元化。”

具体谈及A股的机会,陈德贤坦言,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复苏状况,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国内经济稳增长、去产能、防风险的进展,汇率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权益市场的未来走势并带来不确定性,但同时也存在着机遇,如国企改革、“一带一路”、PPP、产业升级、医疗健康、个人消费及新经济等领域,中国平安将会从中积极捕捉机会。与此同时,海外投资维持以合规、安全、谨慎这三个原则,寻找资产配置机会。

这位每年掌管两三千亿新增投资资产的投资大佬,将这两年的投资计划对上证报记者和盘托出:2016年全年,中国平安的保险资金实现净投资收益率6.0%(较2015年大幅提升29个BP),实现财务总投资收益率5.3%。在2016年低利率及剧烈波动的市场环境下,斩获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对于2017年的投资收益展望,陈德贤预计,2017年“资产荒”状况会有所缓解,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险资金投资配置,“我们努力争取投资收益较2016年稳中有进。”

在具体的配置原则上,陈德贤坦言,2017年机会与风险并存,中国平安将增强资产负债管理策略,继续以固定收益投资为主,把握债券市场调整机会,配置长久期国债、金融债,改善资产与负债的久期缺口。

至于备受投资者关注的A股投资策略,陈德贤透露称,今年中国平安在权益配置上的占比,预计会较2016年稍有提升。“我们总体偏向于高分红、低估值的蓝筹股票,以及具有良好成长性的股票,具体在国企改革、‘一带一路’、PPP、产业升级、医疗健康、个人消费及新经济等领域积极把握机会。”

在另类投资领域,陈德贤告诉记者,今年在防范非资固收信用风险的同时,还关注PE、不动产、基建等另类资产的投资机会。同时,也会积极关注债转股领域的相关投资机会。“总体而言,通过固收利息、优先股、基金分红、物业租金等多途径获取收益,提供组合安全垫,增强投资收益的稳定性。”

这两年来,中国平安明显加快了海外投资的步伐,投资范围从中国香港拓展到全球,从公开市场到私募、不动产甚至夹层债等创新品种。

陈德贤透露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中国平安的海外投资占比约5%,主要集中在港股市场(约4%),以及包括私募股权、不动产、基建和私募债等全球非资本市场。

“根据发达市场的经验和国内保险同业的实践,科学适度的全球配置和海外投资,有利于提升保险资金的长期回报水平并实现更好的风险分散。”陈德贤表示,基于上述理念,他们会在严格控制风险和满足监管要求的大前提下,保持安全、谨慎的原则,继续关注港股等市场的配置机会。

近年来在低利率环境下,国内金融机构深陷“资产荒”困惑。不过,也有最新的观点认为,“资产荒”问题正在逐步缓解。

陈德贤认为,低利率周期有可能已经结束,未来在升息周期中,有利于保险再投资资金获取较高的收益。“另一方面通过发挥综合金融平台优势,我们积极寻找并增加了新的高质量资产,如PPP、股权、不动产投资等项目,有效缓解了再投资压力。”

陈德贤认为,今年保险资金面临的最大挑战,可能是资产波动较大的风险。“主要风险点,一是信用风险的暴露仍需防范,二是债市需应对利率风险,三是股市剧烈波动风险仍然存在。”

至于如何应对,陈德贤说:“中国平安过去非常关注信用风险管理,多年前已设立内部信用评级、交易对手评估的体系,未来仍会增强投后管理能力、增大风险检视力度和处置力度,这是应对存量投资信用风险暴露的主要手段。此外,应对增量信用风险,则通过严格投前准入标准,做好风险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