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外交将“打破传统”

作者:孙成昊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1-21 19:36:45

专家: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外交将“打破传统”

1月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山,特朗普在美国第45任总统就职典礼上宣誓。(图片来源:新华社)

当地时间1月20日,“话题人物”特朗普正式宣誓成为美国总统。外界在分析或揣测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外交时,使用频率最高的三个字莫过于“不确定”,或者说唯一确定的就是特朗普政府外交政策的“不确定”。

如果用最精简的话语概括外交层面的“奥巴马主义”,“不做蠢事”可能是较好的选择。对于尚未成形的“特朗普主义”,则不妨暂时用“打破传统”来概括。这里的“传统”指的是奥巴马时期的美国外交政策,并非美国历届政府曾经涌现过的外交理念。实际上,特朗普多少仍继承了美国某些总统看似矛盾的外交理念和想法,譬如尼克松的“战略收缩”和里根的“以实力求和平”。

特朗普在多个方面都要颠覆奥巴马的外交政策。在中东地区,特朗普将会采取一系列互相踩脚、毫无章法的政策。特朗普的政策重点将是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很可能不会把推翻叙利亚阿萨德政府当作首要任务。特朗普还会努力改善奥巴马时期美以尴尬的“特殊关系”。在奥巴马任内达成的伊核协议方面,特朗普自竞选以来就抨击不断,执政后即便不废除也会向伊朗施压。然而,打击“伊斯兰国”需要伊朗的合作,特朗普却又不愿正视伊核协议的重要性,如此矛盾的政策取向将让原本乱糟糟的中东局势更混乱。

在亚太地区,特朗普要挑战的并不是奥巴马的整体亚太战略,而是其中一些具体的做法。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特朗普不会沿用“亚太再平衡”的提法,其内容也将发生变化。首先,特朗普短期内不会重视经济和多边外交手段在该地区发挥的作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一两年内将“半死不活”,地区各类多边峰会譬如东盟峰会、东亚峰会或许将很难看到特朗普身影,也不排除特朗普会派遣副总统彭斯参会的可能性。其次,军事“再平衡”仍将继续推进,或改头换面称之为“实力求和平”。美国将提升军费,继续向亚太地区转移军事力量,提升其在地区的军事存在。最后,美国将鼓励盟友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美国盟友之间的抱团取暖将会更加明显,亚太同盟体系可能进一步向“网络化”发展,比如日、韩、澳等国军队之间的合作与“互操作性”不断提升,亚太同盟体系将从“美国为人人”向“人人为美国”转变。

特朗普执政后的大国关系也将呈现与奥巴马任内不同的图景。欧洲方面,美欧拥有的共识或将逐渐消融,传统的跨大西洋关系将遭受冲击。美国与欧洲在发展理念、安全威胁、角色认知等方面很可能出现比以往更大的差异,欧洲内部也会逐渐掀起一场对欧美关系再认识、要求欧洲“脱美自强”的大讨论。这些都将一步步冲击两者已然脆弱的共识以及维系美欧关系赖以生存的基础。这些在特朗普近日接受英国《泰晤士报》采访时支持其他国家效仿英国脱欧的表态中可见一斑。二战以来支持欧洲一体化建设是美国对欧基本政策,对欧洲一体化的支持源于美国需要稳定、民主、繁荣的欧洲作为美国领导下世界秩序的有力支持者。特朗普如果继续这种对欧洲一体化的淡漠态度,无疑会给美欧关系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甚至影响欧洲政治形势的发展。

美俄关系相比奥巴马任内可能出现有限缓和,合作面主要在共同打击“伊斯兰国”方面。特朗普还可能以放松或取消部分对俄制裁换取俄罗斯在乌东问题上的妥协。但美俄之间问题太多,难以一一化解。美国国内对俄强硬几乎已成主流,外部欧洲安全问题则是困扰两国关系的结构性问题。特朗普执政后,随着与欧洲盟友接触渐多,必然会经历“学习曲线”的过程,更多了解欧洲盟友在安全上的需求,尤其是对北约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美俄关系的转圜并不会造成所谓的“逆尼克松外交”。在中美俄三边关系中,任何一对双边关系的独立性已经大大提高,第三方因素的影响正在不断衰减。当然,美俄缓和后,俄罗斯在三边关系中的位置相对之前要舒服一些,可能不会冲在与美对抗的最前沿,美国将会有更多精力思考如何应对中国。但是,稳定中美俄三边关系最好的办法是各国各自稳定好与对方的关系,即保持中美、中俄、美俄关系的稳定是保证三边关系稳定的重要基础。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助理研究员 孙成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