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大礼包”难成欧经济复苏“集结号”

来源:国际商报
2017-01-16 10:19:00

  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是全球公认衡量世界经济运行活动的重要评价指标和反映世界经济变化的晴雨表。近期,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陆续公布了其2016年12月的PMI,除少数国家外,多数都表现“亮眼”,这是否能看做是全球经济离全面复苏又近了一步?

  刚刚过去的2016年年末,欧洲收获了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大礼包”。除希腊外,欧洲主要国家2016年12月PMI均站上50这一荣枯分界线,哪怕是数据公布前还因银行业危机问题焦头烂额的意大利,当月PMI指数也录得53.2这一2016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令人有些怀疑,之前对欧洲经济前景的担心是否有些多余。

  政策刺激有效果

  “永远不要用某个月的数据来断言经济的状态,至少也得观察一个季度的数据才行。”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部副主任姚铃向国际商报记者强调。

  姚铃进一步分析,此次收获PMI“礼包”的国家有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其中德国制造业的实力和债务危机后的表现有目共睹,PMI保持50荣枯分界线上属于意料之中;而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自身经济增长都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面临政治动荡带来的风险,所以她认为,这几个国家PMI的较好表现,很大程度上应该得益于欧洲货币和投资政策的支持。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所长王朔也持相同观点。他说,制造业数据亮眼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订单数量的增加,可现阶段,无论是全球经济还是欧洲内部经济都看不到消费需求复苏的迹象,因此应该是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和推出的2015~2017年为期三年总规模达3150亿欧元的容克投资计划的刺激效果。

  数据显示,2016年12月欧元区Markit制造业PMI终值为54.9,创下2011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德国PMI终值录得55.6,较初值上升0.1,为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法国PMI连续第三个月扩张,终值录得53.5,持平于初值,为2011年5月来最高水平;意大利PMI录得53.2,为2016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西班牙PMI录得55.3,为2016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

  还需结构调整支撑

  现在,全球经济体都将经济复苏的筹码放在制造业发展之上,那么欧洲制造业何时才能算完全撑起经济发展的重任呢?对此,姚铃和王朔的态度一致,即需要结构性的改革。

  王朔说,欧洲经济面临金融业高度发展,同时制造业产业空心化、产业外移现象严重,短时的货币流动性政策和投资计划政策刺激只能见效一时,却不能解决欧洲制造业面临的根本问题,欧洲需要做的还是进行结构改革,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做起。

  而一个国家制造业竞争力体现在劳动效率、劳动力制度先进性等方面。王朔表示,欧洲国家向来以高福利和苛刻的劳工保护制度著称,对欧洲民众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可是对欧洲制造业来说,则会因此导致用工成本较高,以及无法自由解聘员工无法提升劳动生产率而困步不前,所以这就要求政府从中协调。

  可惜的是,从目前来看,王朔说,欧洲多数国家政府并没有完美扮演好自身协调者的角色,“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没有远见、没有手段,只是因为时势不对。”全球经济整体低迷的环境让欧洲民众无法再理性地思考国家利益,只求保证自身的眼前利益。这一思潮的出现,显然不利于欧洲各国政府推动改革。

  资料显示,无论是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已经明确宣布退出下一届大选的法国现任总统奥朗德,还是最近刚刚因修宪公投失败主动辞职的意大利前总理伦齐,都是推动各国劳动力市场改革的先锋。

  王朔说:“现在摆在欧洲各国政府面前的问题很现实,就是民主和经济增长博弈的问题,不改革,经济没有未来;改革,马上就会下台,政府没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