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特朗普或任用非主流中国政策顾问 软化对华立场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16-11-15 21:35:57

境外媒体:竞选非同治国 特朗普难和中方打“贸易战”

参考消息网11月13日报道境外媒体称,作为一名候选人,特朗普将一些最激烈的言辞抛向了中国,宣称“我们已经处在一场贸易战中”,还带威胁性地表示“我们拥有压倒中国的力量,经济力量”。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1月11日报道,作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则有可能把贸易——他的民粹主义崛起的一块基石——当作一件武器,大大改变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也会给依赖环环相连的数以千亿美元计的商品贸易的企业、行业及工人带去改变。然而,结果有可能是两败俱伤。

报道称,切断贸易,无法挽回美国在之前几十年因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而失去的制造业岗位。数年前离开美国的一些行业,如服装制造和一些轻工业,现在已开始离开中国转向成本更低的地方。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还可能惹恼一个本身也有经济民族主义名声的威权政府。

过去两天,中国强调健康的中美关系会让双方都受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0日称:“美国任何一个政治家,只要从本国人民利益出发,都会采取一个有利于中美经贸合作的政策。”

事实上,特朗普采取的任何贸易行动都会面临限制。今年,他曾提出对来自中国的所有进口货物征收45%的关税。但后来他避免谈及细节,而且他也没有多大权力可以这么做。法律允许他只能在最长150天的时间里,对所有进口货物征收最高15%的关税,除非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1月11日报道称,即使特朗普决心把他对中国说过的“狠话”付诸实践,他上任初期的腾挪空间也将受到前任们所采取政策的限制。

报道称,由于中国是世贸组织成员,中美大部分贸易活动不会受单边行动影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克林顿和小布什最终敲定的。特朗普政府如果尝试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其在全球范围内将孤立无援。去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把人民币确立为一种储备货币,奥巴马没有反对。这些约束应该会给特朗普留下谨慎行事的空间。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1月11日发表文章称,中美经济关系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经济关系。在当选总统特朗普接下来组建团队以制定和实施美国的外交和贸易政策时,他会牢记这一点。治国与竞选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不能断言他用来争取选民的反华言论将会转化为战略和行动。

文章称,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多次表达的孤立主义情绪似乎表明他将采取相反的做法。他提出对中国商品征收45%的关税,加上扬言要对北京的货币操纵行为采取行动,一旦他的言语转化为政策,其后果很可能是中美爆发贸易战。

特朗普当选必定会导致不确定性。可是,尽管存在不确定性,但中美关系的基本面不会变。美国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关系之深令他无法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