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森伯格30年后“重返”北京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首次在华展出

作者:李静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6-15 14:34:46

劳森伯格30年后“重返”北京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首次在华展出

开幕日UCCA馆长田霏宇向观众介绍《四分之一英里画作》。

中国日报北京6月15日电(记者 李静)30年前,美国艺术大师罗伯特•劳森伯格 (Robert Rauschenberg)的大型个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三周的展览迎来了30万的观展人潮。30年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推出《劳森伯格在中国》个展,这是艺术家去世8年后的首次大型回顾展,也是继1985年中国美术馆举办《劳生柏作品国际巡回展》之后在中国的首次个展。

此次展览展出了劳森伯格艺术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四分之一英里画作》。这幅作品创作于劳森伯格艺术创作中期,跨时17年(1981年—1998年)。作品由190部分组成,长度约305米,反映劳森伯格创作生涯中几乎全部的重要主题,如白色绘画、混合体,以及“纸板箱”“过剩”等系列。

劳森伯格30年后“重返”北京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首次在华展出

《劳森伯格在中国》个展策展人苏珊·戴维森与大卫·怀特。

在展厅中,观众从第一块创作于1981年的画板开始,沿着线性的观展路线便可以看到劳森伯格在不同阶段所热衷的材料和表现手段:溶解转印、现成品、拼贴和丝网印刷。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挑战绘画与雕塑之间的传统界限。格子衬衫、从垃圾堆中搜集而来的捡拾物所组成的结构,以及施于莱克桑板上的丝网印刷图像作为一整件作品在展览空间的墙壁上延伸;这件庞大的作品亦包括音频部分,播放艺术家在旅途中搜集而来的嘈杂街头声音。

劳森伯格30年后“重返”北京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首次在华展出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的联合策展人联合大卫•怀特(David White)表示,这件作品就像是一本劳森伯格日记或者一部纪录片,展现了劳森伯格艺术风格演变的过程,可以看到他早期风格的影子和后期创作的基础。

近17年来该作品未曾向公众展出,此次展出将给中国观众提供全面了解劳森伯格丰富的创作方式及其重要价值的机会。

劳森伯格30年后“重返”北京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首次在华展出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展览现场。

《劳森伯格在中国》上另外一件作品《〈中国夏宫〉研究》(Studies for Chinese Summerhall)及相关文献资料的展出则将重点投向劳森伯格于1982及1985年的中国之旅。

1982年夏天,劳森伯格第一次来到中国,在三周的时间里,他与安徽泾县宣纸厂的工艺师展开合作,后来创作了作品系列“七个字”(1982年),包括近五百件(一组7件,共70组)独版的拼贴版画。

劳森伯格30年后“重返”北京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首次在华展出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展览现场。

旅行期间,他使用了超过五十卷的彩色胶卷进行拍摄, 勾勒出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日常生活图景,这些罕见的照片成为了劳森伯格30米长的卷轴式摄影作品《中国夏宫》(1982年),这是1985年举办于北京的“劳生柏作品国际巡回展”中的重要作品,也是被其视为艺术作品的唯一彩色照片集。

此次展览6月12日开幕将持续至8月21日。

劳森伯格30年后“重返”北京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首次在华展出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展览现场。

劳森伯格30年后“重返”北京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首次在华展出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展览现场。

(编辑:刘梦阳 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