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分析日本为何“羞羞答答”掩盖侵华罪行

作者:直击东瀛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16-02-18 18:51:19

参考消息网2月17日报道 外媒称,日本最具争议之地靖国神社坐落于幽静的东京皇居东御苑附近,是供奉包括14名甲级战犯在内的250万战死者“英灵”的国家神社。

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2月15日报道,不远处是一座博物馆,即游就馆。这儿,访客将直面一辆铁路机车。当一名盎格鲁-撒克逊人将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铁路机车联系起来,他只会想到一件事:缅甸铁路。这是在缅甸丛林中强行修建的一段铁路,参与修路者包括盟军战俘。这些战俘遭到奴隶般的对待,死者数以千计。共有1.2万多西方人(大约五分之一)以及大约9万亚洲人死去。看到这辆机车令人感到难以置信、恐怖和好奇。牌子上只介绍了负责修路的部队番号,并称这是在此段铁路上行驶的90辆机车之一,但绝口未提盟军战俘、奴隶劳工以及他们之死。

报道称,缅甸铁路不是奥斯维辛集中营,不论是从日本是否有意进行大屠杀还是从死亡人数角度而言。但是,对人命之残忍蔑视是相似的。因此,直面这辆位于东京的机车,就像是走进柏林一家博物馆,发现一辆将犹太人运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火车,然后看到一段绝口不提车上运的是什么或其目的地之性质的介绍。

报道称,日本的自我欺骗更甚。游就馆坚称,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的帝国扩张实际上是一场解放战争,是为了被征服的亚洲人民的利益、为了反对西方殖民统治而战。游就馆声称,尽管日本在军事上输掉了战争,在政治上却胜利了,因为初期在越南对法国人的胜利、在珍珠港对美国人的胜利和在新加坡对英国人的胜利这些事例有助于激励全世界的反殖民运动,因此成功地使世人摆脱了欧洲各帝国的统治。

报道称,在同一场展览中,南京大屠杀(1937年至1938年)——据信,日本不分青红皂白地屠杀了大约30万中国平民——被羞羞答答地称为“中国事件”。因此,对日本在那些血腥年代犯下的任何罪行,都没有悔悟、没有道歉。

美国人类学者露丝·贝内迪克特在20世纪40年代试图通过区分“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来解释这种行为。在“罪感文化”中,例如英国的文化(以及,值得注意的是,战后德国的文化),注意力主要是内省的。人们关注内在良心的声音,世界上其他人都听不到的微弱声音。

报道称,与之相反,在“耻感”文化中,注意力集中在社会其他成员如何看你上。最重要的事情是保全面子——不认错或让自己受到社会谴责。贝内迪克特称,日本是“耻感”文化的典型。

但是,连这也不能解释日本拒绝悔悟和道歉的顽固程度。有些人会出于尴尬而拒绝认罪,但内心深处仍有犯罪感。

报道称,关键问题在于,为何一些文化认为羞耻是无法忍受的。答案是,一旦蒙耻,个人的自尊就会丧失,因为没有人宽恕你。个人的失败是绝对的;一旦公开蒙耻,就没有了退路。在宽恕总是很容易就能得到的情况下,认罪就成了一种建设性举动,而不是破坏性举动。认罪所带来的社会性耻辱就是值得的。

报道称,日本在南京大屠杀问题上试图保全面子之举仍在搅得国际关系不得安宁。2006年,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中国大为光火,指责他“破坏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如今,在中国在东海炫耀武力以及日本考虑重新武装之际,历史上不信任的种子只会起到加剧紧张局势的作用。(编译/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