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境外游客访华人次将超1.37亿

作者:苏舟 来源:中国日报
2016-01-31 21:43:18

此前已连续三年负增长的中国入境游已经走上复苏通道。继2015年首次迎来正增长之后,国家旅游局预计2016年境外游客访华人次和国际旅游收入将再次迎来2.5%和6.5%的增长。

中国日报海口1月31日电(记者 苏舟) 作为世界最大的出境游市场和第四大入境游市场,中国日前再次确定了2016年的旅游业发展目标。尽管近年来增速有所放缓,中国旅游业预计仍将迎来新一轮的黄金发展期。

据国家旅游局预测,2016年,国内旅游将达到43.8亿人次,增长9.5%;入出境2.63亿人次,增长5%,其中入境1.37亿人次,增长2.5%;出境1.26亿人次,增长8%;国内旅游收入3.8万亿元,增长11%;国际旅游收入1210亿美元,增长6.5%。

近几年,和火爆的出境市场相反,包括港澳台访客的入境旅游市场却略显冷清。2012-2014年三年间入境人次更是连年下跌。2015年入境游“止跌回升”,迎来首个正增长。包括中国旅游研究院在内的多家第三方机构都认为,2016年入境游增长趋势将持续。中国旅游研究院在入境人次增长率方面更为乐观,将指标设定为4%,即1.38亿人次。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李世宏介绍2016年提振入境旅游市场,将会推出更多富有中国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并继续简化境外游客入境旅游签证手续和实施境外游客离境退税。

国际旅游业重心东移,利好因素将促进入境游持续回升

此前中国入境游多年低迷,许多业内人士都将原因归结为国际经济的增长乏力。部分地区经济体发展动力不足,导致居民消费区域保守,出境旅游意愿下滑。

如2015年,卢布大幅度贬值,严重影响民众消费能力,全年出境旅游整体下滑约20%,日本经济也处于技术性衰退期,2015年出境游市场下降约4%。

不过2016年国际经济走势趋稳。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6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6%,高于2015年3.1%的预计增长率。目前,我国多数传统和主要客源地经济平稳向好。

而全球旅游业重心继续东移的趋势将有效提升我国入境游的影响力。2015年,亚太地区接待入境游客2.77亿人次,体量占国际游客总数的23.4%,预计2016年亚太地区将以4-5%的增长速度持续引领全球旅游业的增长。到2020年,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接待的国际旅游人数占全球的份额将上升至27.3%,超过北美成为第二。

“国际旅游业重心东移促进了区域旅游一体进程,形成了强大的集聚效应。我国作为重心东移的重要带动力量,在国际旅游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影响力明显提升。这对我国在新一轮格局调整中赢得主动权,引领市场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李世宏说。

不过,入境旅游的发展仍面临许多挑战,如世界其他各国争夺客源、竞争激烈;我国签证手续虽然有所简化,但实施范围不广;出境游挤兑入境旅游,企业开发入境旅游积极性不高等。

吸引境外游客,二三线城市将是排头兵

“没有特色鲜明、附加值高、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和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我们就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扩大份额,取得主动。” 李世宏介绍,今年,国家将重点针对目标市场,力推四类重点产品,而以往因缺乏知名度而没能走向国际的二三线城市和特色小镇,将成为重要的排头兵。

李世宏举例道,丽江古城、张家界都是已经成功走向国际旅游市场的典范。宁夏中卫、浙江宁波、湖南岳阳、浙江乌镇、江苏同里、贵州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内蒙古阿尔山、新疆布尔津、西藏林芝等这些二三线城市和特色城镇极具发展潜力。

“二三线城市和特色小镇具有地域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人文风貌保存完整的特点。这些都构成了对游客特别是回头客的吸引力,可以不断满足游客的需求。当前,我国高铁网络初步建成,二三线城市和特色小镇的可进入性明显提升,基础设施也相对完善,发展旅游业积极性高涨,在境外已经具备了宣传推广的有利条件和基础,”李世宏补充道。

还有一类是整合再包装我国近年来形成的、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如包括“丝绸之路”、“江南水乡”、“北国冰雪”、“万里长城”等美丽中国十大旅游品牌,并着力打造60条精品旅游线路。

同时,还将力推人文旅游产品和创意旅游类产品,如长隆海洋公园、印象系列等。

李世宏说,人文旅游产品具有不可复制性,与自然生态产品相比较少出现同质化现象,更具持久深远的吸引力。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底蕴深厚,民俗多姿多彩,拥有不可移动文化遗产76万多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56万项,赋予发展人文旅游的资源不计其数。但同时,雾霾等自然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美丽中国旅游形象打了折扣。

“为此,我们更要扬长避短,在人文旅游产品包装推介上做好文章、下足功夫,把世界文化遗产、特色节庆、民俗产品包装好宣传好,努力把中华人文之美传达出去,表达充分,阐述深刻,让人文之旅大放异彩。”

哪国游客更愿意来中国?

中国发展入境旅游市场,大致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78-2000年,外国人入境旅游用了23年时间突破了第一个1000万。2001-2007年,用了7年时间突破了第二个1000万。2008年之后,入境旅游市场进入高位运行,增幅趋缓,但客源结构优化。

目前,我们入境游的基础市场,仍旧是港澳台同胞。他们占据我国整体入境旅游市场人数的80%以上,入境过夜人数的60%以上。

其次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周边市场和传统市场。周边市场中,韩国、日本、越南都是超过200万人次的市场,蒙古、菲律宾、马来西亚都是超过100万人次的市场。

传统市场中,美国、俄罗斯是超100万人次市场,德国、英国、法国是50万人次左右的中坚市场。这些国家市场占据我国外国人入境旅游总人数的60%以上。

而未来的增长引擎分别在哪里呢?李世宏给出的解读是,开辟新兴市场,同时在巩固好基础市场的同时,培育新的客源增长点。

新兴市场来自于哪里?莫过于“一带一路”带来的新机遇。“一带一路”涉及约65个国家,44亿人口,区域经济总量21万亿美元,旅游总量占全球的70%。但是李世宏指出,要坚持由近及远、先易后难、区别对待的原则,找准突破口。

“在‘海丝’沿线国家,我们首先要抓印度尼西亚市场,印尼人口2.55亿,2015年来华旅游人数54万人次,仅占该国出境人数的6%;‘陆丝’沿线国家中,要抓好哈萨克斯坦市场。新兴市场中,越南、印度出境旅游增长抢进,也是我们的主攻方向。”

李世宏说海湾六国、中东欧国家的捷克、匈牙利、波兰等国也是新兴市场中的重点。

而基础市场新的增长点则来自于更多的年轻人和以往从未开发过的区域。如台湾地区的南部。台湾近2300多万人口中,还有近60%的人特别是台湾南部的民众还从未来过大陆。“因此,我们要把市场开发方向逐步转向台湾南部地区。”

(编辑:严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