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家李放:超天才作家为何与诺奖无缘

作者:李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12-30 14:34:13

文学评论家李放:超天才作家为何与诺奖无缘

文学评论家李放。

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中国科学家屠呦呦领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时间关于诺奖的方方面面在国内又再度升温,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而白俄罗斯女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出人意料地夺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两个月有余,但文学圈内外的人们依旧在思索、在讨论:那些名气比女记者大得多,创作技巧比女记者华丽、丰富得多的诸多大师们为什么总与诺奖失之交臂?而历史上这种“事故”为什么也再三发生?

10月8日那天一大早起来,我就看诺奖的颁奖消息,而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名字,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他怎么会获奖?”再仔细一看,原来又是村上在得奖赔率榜上陪跑的消息,这种消息一发就是7年。村上没有得奖,多数媒体都说是因为他的书太畅销了,几乎每本书都能卖个几百万册。诺奖评审委员会最看不惯这个了,而原因真的是这样吗?我看不是。诺奖评审委员会即瑞典学院的院士们还真没有“仇富济贫”、“嫉贤妒能”到这种地步。查阅历年诺奖获奖名单,你就会发现有大把大把像福克纳、海明威、马尔克斯、略萨等在没获奖之前早已名利双收的作家。村上没有获奖,其实只能从自己作品本身找原因。其实村上的作品介于通俗作品和纯文学作品之间,往上拔高一点很难,往下“堕落”一点也不太容易。而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标准是纯文学,因此,村上似乎有些不合乎“标准”。

还有不少人继续为米兰·昆德拉“打抱不平”:“昆德拉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作家了,为什么也得不了诺奖?我个人认为,得诺奖并不是只靠名气。比如,2002年,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伊姆雷获奖,但查遍各种各样的作家词典也找不出几行关于他的介绍。2009年德籍罗马尼亚裔女诗人赫塔·米勒折桂,几乎所有的西方文学评论家对她都一无所知。正是通过获奖,使得这些不知名但水准较高的作家一夜之间广为人知,起到了非常好的传播作用。

也有读者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米兰·昆德拉不但名气大,水平也是最高的呀?我的确承认昆德拉是当今世界水平最高的作家之一。而我最酣畅淋漓的小说阅读体验也是在读其传世之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获得的。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这本三十多万字的小说,我两个多小时就读完了,当时的感觉就是太流畅、太隽永、太耐人寻味了。但读过之后我就感觉米兰·昆德拉要想得诺奖简直太难了。因为,在这之前我读过的伊沃·安德里奇、怀特、肖洛霍夫、帕斯捷尔纳克、聂鲁达等诺奖作家的作品,无不气势恢宏,像壮丽的史诗,充满了“刀砍斧剁”、耗尽心血的痕迹。而昆德拉的作品跟他们比还是显得有些“轻”了。

或许你读昆德拉的作品越多越感觉他太老道了,太聪明了,早把这世界看得透透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游戏的态度,这又使其作品感觉上好像有些“轻”了。或许这些特点都不大对瑞典学院院士们的胃口。

虽然诺贝尔当时设奖的时候就一再强调,要把诺奖授予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但连托尔斯泰都无法获奖,这是为什么呢?这里有这样一个因素:文学不像自然科学,有学术成果在那儿,文学奖的评选没什么客观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纯粹的评委打分项目。因此,出现什么结果都有可能。但即使这样,诺贝尔文学奖似乎也不该错过人类历史上的“小说之王”呀?这其实是一百多年前的陈年往事了。1901年首届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此奖非托尔斯泰莫属。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此奖项居然授予了并不太知名的法国诗人普吕多姆,理由是其作品“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或许是瑞典学院的院士们太学究、太咬文嚼字了,因为按照诺贝尔的设想,要把此奖项授予“最近一年来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他们或许认为普吕多姆正是这样的人。第二年总该授予托尔斯泰了吧,但其实还没有,而且评审委员会还堂而皇之地给出了理由:“托尔斯泰否定了一切形式的文明,赞美原始的生活方式,任意改写《圣经》,对于他那种罕见于一切文明样式的狭隘和敌意,我们觉得无法忍受……”从此,瑞典学院“封杀”了托尔斯泰。

其实像托尔斯泰这种“冤案”,纵观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还真不是孤例,可以说层出不穷。但我个人认为这也不能叫“冤案”,瑞典学院的院士们也都是大师,也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他们似乎并不想把诺奖弄成一个简单的“终身成就奖”,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起到一个文学风向标的作用。比如在诺奖早期,瑞典学院的院士们更推崇理想主义的作品,也就是推崇更纯粹意义上的高、大、上追求。而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他们更推崇用创新的文体来表现人类心灵的扭曲和各种光怪陆离的异化现象。而进入当代之后,院士们的视野也日益全球化,更加关注亚、非、拉、美等洲作家的作品,更加关注在他们笔下各种权力架构里生活的普通人的命运。

正因为瑞典学院的院士们有着自己的标准,所以在与托尔斯泰同一个时代里,诺奖不但错过了托翁,还错过了易卜生、契诃夫、左拉、斯特林堡等伟大的作家。而在随后的一百多年的岁月里,他们还错过了曼杰什坦姆、策兰、劳伦斯、伍尔夫、奥威尔、卡夫卡、乔伊斯、哈代、博尔赫斯、纳博科夫、卡尔维诺、庞德、普鲁斯特、里尔克、菲茨杰拉德、布尔加科夫、茨威格、格里耶、瓦雷里、厄普代克、波拉尼奥等文坛泰斗,并且还有可能错过昆德拉、罗斯和欧茨等当代文豪,真是让人充满遗珠之憾。但越是有争议,人们反而越关注了。如果每一次都做到众望所归,久而久之,人们就会觉得诺奖是块鸡肋了。

但错过这么多大师,无论如何还是让人颇感遗憾,但还有比这更遗憾的事情。我个人感觉瑞典文学院的院士们可能暗中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不想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那些超天才的大师们。我内心深处推崇的百年来文学领域的超天才大师有这么六位:托尔斯泰、乔伊斯、里尔克、博尔赫斯、艾科和品钦。托尔斯泰之所以没有获得诺奖,前面已经说得很多了,不再赘述。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完全是一部“天书”,这世界上有几个人能看得懂?而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又太花,据说几乎与全欧洲有姿色的公主都有染,将诺奖授予他,会有损瑞典学院的自身形象。而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没有得诺奖的原因,据传是因为与智利的大独裁者皮诺切特拍了张合影,但我想院士们还不至于那么狭隘吧。博尔赫斯是阿根廷国家图书馆的馆长,是上世纪中后期全世界最伟大的人文学者。院士们可能会想:您都登临人类学术之巅了,真没有必要用诺贝尔奖为您证明什么。同理也适用于当代最伟大的学者、意大利人艾科。而美国作家品钦的问题就更为简单,他太天才了,天才到凡人根本无法企及,也没有兴趣探究。其后现代的作品触及的都是人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领域,读其书犹如误入弥漫的大雾之中,是升级了不知道多少个版本的《尤利西斯》。

纵观诺奖114年的历史,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超天才的作家可能会永远与诺奖绝缘。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有极少数人的智慧和才华总远在凡人之上,而且在人才、俊才甚至是天才之上。而对于那些超天才的文学大师们,瑞典学院采取的态度似乎是正确的,就是不与这些超天才们“勾搭”,而让他们永远高高在上,漫步云端。

作者简介:

李放,著名作家、艺术评论家、藏书家。著有《唯美至上——中国艺术家之最丛书》、《进攻、进攻、再进攻》、《画界无疆——陈逸飞、成法画传》、《土地、生命、阳光的印象》、《情在画中》等书。其中《唯美至上——中国艺术家之最丛书》为国内最为畅销的艺术类图书之一,并长销十年之久,被誉为“大众版的中国美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