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10月22日电(信莲) 据欧洲时报报道,20日,英国以超高规格的皇家盛典,热烈欢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到访,习近平在英国议会的首次演讲,英国皇室三代、朝野各界,“倾城倾国”,热晤中国领导人,引起全球热议。
21日,习近平与卡梅伦举行会谈。双方积极评价中英关系发展取得的成就,决定共同构建中英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持久、开放、共赢的中英关系“黄金时代”。
一个由英方提出、中方认可的词汇——“黄金时代”几乎成了习近平此次“超级国事访问”以及定位未来中英关系的关键词。
然而,在103响礼炮的回响中,在中英四百亿英镑大单落锤后,世人不禁要问:“黄金时代”的含金量何在?中英距离为何在今天大幅拉近?在回答这一问题时,西方媒体所给出的答案非常简单,中国是金主,英国拜金。在我们看来,简单的金钱关系,交不了真朋友;利益交换的短期行为,难以担起“时代”的分量。
“道不同不与为谋”。今天中英双方对开启一个良好关系的“时代”充满信心,必然已经成功找到了合作之“道”、交友之“道”。
对于“老欧洲”,英美并提,由来已久。一则由于从二战到海湾战争之类的战争——英美的并肩作战使其盟友色彩高于其他西方国家;二则由于英美经济市场化程度高于欧洲大陆而并称“真正的资本主义”。也许恰恰由于英国在这两点上对中国的“和平主义”与“自由经济”思考,使其放弃传统的“政治结盟”战略,转向以开放务实主导的新的对华关系战略。而这两点,与中国外交方略一拍即合。两国形成“道同”态势。这是双方今年屡次创造多个“第一”的形而上的根源。
对于英国来说,眼看着老欧洲在欧债危机的风暴中,依然是一副封闭保守、视自由经济为洪水猛兽的架势,或许感慨良多。退出欧盟的国内民意,不是空穴来风。在法国,任何一个中资收购项目,几乎都能在国内引起“狼来了”的轩然大波,其实是重创了其国家利益。而英国人的开放思维,使其在吸引华资领域占尽先机。今天的英国,看到了英国的国家利益,不在如何制衡崛起的中国,而是在于伴随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与这个未来的巨人共舞。而与中国人如出一辙的“开放与务实”精神,玉成了这一“人间正道”。
这才有了当今为世人津津乐道的英国对华“多个西方首次”。
英国在西方大国中率先加入贴着中国标签的亚投行,打破了美国的围堵,使其他西方国家鱼贯而入,背后有开放与务实思维;在发达国家中第一个发行人民币主权债券,成立中国在亚洲地区以外的首个人民币清算中心,支持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再次打破美元霸主思维,捍卫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背后依然是开放与务实;21日,中英法核电项目正式签约。迄今,中国高铁和核电这两个超敏感、高技术项目,在西方大国唯一成功着陆的也是英国。稍有保守,稍持偏见,以上任何“第一”都稍纵即逝,难以实现。
卡梅伦访华时一句“英国愿做中国在西方最坚定的支持者”,也堪称是西方大国领导人对华字典中的“首发”。但遗憾的是,戴着有色眼镜解读,只能将其过分政治化。其实,中国从未要求任何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改变自己意识形态,相反,主张经贸合作与意识形态脱钩。而英国支持的,或许正是这一在许多西方国家仍未实现的“脱钩”思维。这背后,依然是开放与务实观念。
伊丽莎白二世在欢迎习近平时说,2015年是两国合作和友谊前所未有的年份。
习主席在英国议会演讲中说,“中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 这两个判断,为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的来临做了最好注脚。
在开放与务实两面旗帜下,中英走出了一条不同文明、不同政治制度的大国之间,双赢交往的典范之路。这一成果,已经通过习近平的“超级访问”形成放大效应,不仅将对未来中欧关系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将为世界各国不同文明、不同制度国家间的相处之道,凸显其参照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