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南京10月19日电(记者 严玉洁)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追寻着玄武名师的足迹,坚守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憧憬着能够用满腔的激情去诠释情智教育的主张。他们植根于玄武教育的土壤里,充满活力,蓬勃向上。他们就是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的教师们。他们追求理想,充满活力,创生学校的“12岁”系列校本课程,培育壮大北小“娃娃”校本系列活动,在成就北小学生的同时,他们也成就了自己的专业发展。
万类霜天竞自由式的教师成长
北京东路小学历来都很重视教师的培养,我们认为教师成长真正的主体一定是教师自己。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每一位教师心中播下追求理想,追求卓越,做最好的自己的种子。接着,创设浓郁的学习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数学组在张兴华前辈、张齐华校长的带领下共读《数学教学心理学》这本经典书籍。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地细读、啃读。每一次学习由一位老师担任主讲,大家共同研读。语文组在朱萍主任、吴静主任带领下共读《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艺术研究》,一学期研读了于永正、王菘舟、窦桂梅等七八位名师。综合组在唐隽菁校长、梁旭艳主任带领下,共读教育名著,走近学科经典。团队学习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你读了吗?”成了大家见面的问候语,成了北小校园的流行语。
学校还应给每一位教师创设自由成长的环境。例如学校孙双金校长倡导“情智教育”,在语文学科上倡导“情智语文”。有些教师心中可能有些担心:校长倡导“情智教育”,是不是他的同事们也都要搞“情智教育”。这个担忧是多余的。我校陈静书记专攻的方向是“享受数学”、张齐华校长研究的方向是“数学文化”、唐隽菁校长专攻“公民道德”,朱萍主任专长是“作文教学”……让每位教师各有所长,学有专攻,让每个人成为最有个性的自己,让每个人找到“属于自己的句子”、“适合自己的位置”,这是教师成长的最高境界,最高尚的智慧。
学校还鼓励教师在成长中出现良性竞争的生态。如果一所学校一团和气,你好我好,缺乏适度的竞争,不是最好的学校;如果一所学校你争我夺,互不相让,充满竞争,也不是很好的学校。学校认为优秀的学校人与人之间和谐团结,但又你追我赶,力争上游,和中有竞,竞中有和。这才是理想的团队关系。
北小老校长袁浩先生特别重视团队建设,为学校奠定了和谐人际关系的良好基础。孙双金校长在此基础之上,适当引进人才,引入竞争,发挥“鲶鱼效应”,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数学组引进张齐华教师之后,给学校数学教学吹进了一股清新之风。原来北小数学以扎实见长,张齐华老师的数学文化让老师们眼前一亮,为之一振:原来数学课也能如此美丽!张齐华老师文化底蕴深厚,思维敏捷,见解开阔,谈吐不凡,一下子把数学组给激活了。看到张齐华课上得如此精彩,青年教师也跃跃欲试;看到张齐华文章写得漂亮,青年教师也摩拳擦掌,一试身手。教师内在的成功欲被激活了。
语文组朱萍、朱雪梅、吴静、安颖莹、崔兴君、左海霞、陈佳、孙艳、周洁都是本土教师,学校就把他们中的骨干组成“情智语文骨干组”,定期开展学习、研讨、磨课、磨文,经常表扬、赏识她们身上某方面的闪光点,激励大家。朱萍老师在作文教学卓有成就,学校就安排“朱萍老师作文教学专场展示会”集中展示,宣传朱教师的作文教学思想;左海霞教师在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上有所探索,有所建树,学校就让左教师在全校教师会上介绍她的经验和做法;崔兴君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上情有独钟,颇有成效。学校就让崔教师展示她们班经典诵读的成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在榜样的召唤下,教师们互相学习、互相欣赏、互相激励、互相竞赛,形成了“百舸争流”的团队氛围。
如今,北小校园内呈现学术自由,名师荟萃,各领风骚的喜人局面。孙双金校长的“情智语文”在全国小语界独树一帜,广有影响;陈静书记“享受数学课堂”著有专著,波及省内外;张齐华校长的“数学文化”影响大江南北,“数学王子”美名天下扬;唐隽菁校长高扬“自由德育”旗号,走在全省前列;朱萍主任的“生活作文“深受学生的喜爱;林丽老师的“快乐英语“,吴京钧老师“魔幻科学”,周洁老师的“信息语文”课堂教学均在全国赛课摘得桂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是毛泽东同志32岁时写下的壮丽诗句,也是我们北京东路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追求的理想境界!
十二岁以前的系列校本课程
我们北京东路小学根据学校文化传统,城市学生特点,以及教师队伍素质,提出了建构“12岁以前”的学校课程体系。“12岁以前的”学校课程体系包括“12岁以前的语文”、“12岁以前的数学”、“12岁以前的英语”、“12岁以前的生命教育”、“12岁以前的艺术教育”、“12岁以前的科学教育”和“12岁以前的体育教育”等等,我们提出“12岁以前”的理念,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其一,“12岁以前”更强调儿童。“它站在儿童立场上,从儿童的现在与未来出发,它基于儿童,与儿童的经验、兴趣与未来发展需求相契合,儿童喜欢它,更需要它。”
其二,“12岁以前”更强调一生的发展。“12岁以前”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它将其置于一个人终身发展的理念与框架之中,站在人生高度来审视各阶段的教育,不把各阶段的教育割裂和孤立,更显整体性和统一性。
其三,“12岁以前”更强调规律性。“12岁以前”意在摸索、深入儿童的身心规律,使教育规律与人生成长规律相契合,相一致。合规律则事半功倍,不合规律则事倍功半。
探索坚守创新中的娃娃系列品牌活动
近年来,在情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校以体验教育为载体,着力打造“北小娃娃系列”品牌活动。
早在1993年10月,我校就与中科院南京分院、东南大学、省气象台、天文台、南京市少工委等单位合作创办了娃娃科学院。娃娃科学院经过发展和调整,如今有14个研究所:莱特兄弟模型研究所、李四光地学研究所、赫兹电子研究所、竺可桢气象研究所、贝尔计算机研究所、哥白尼天文研究所、达尔文古生物研究所、林奈植物研究所、机器人研究所、曲格平能源研究所、心理研究所、娃娃电视台、娃娃参议院、红十字研究所。学校给每一个研究所都配有专用活动室和器材设备,还在中科院南京分院所属土壤研究所、古生物研究所、省气象台、中山植物园、江浦行知小学小农场等处开辟了校外科技活动基地。
全校学生都是娃娃科学院的小学员,各研究所采取自愿报名与考核录取相结合的方式,招收有一定科技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学生作为小研究生。娃娃科学院设正院长一名、副院长两名、各研究所设所长一名,他们均由优秀的学生担任。娃娃科学院辅导员队伍由一批优秀的老师组成,他们热爱娃娃科学院工作,责任心强,富有创新精神,在科技活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长。他们当中有多人分别获得国家及省、市、区科技优秀辅导员称号。娃娃科学院还分别在东南大学、中科院土壤研究所、古生物研究所、省气象台等单位聘请专家、学者或优秀科技老师为导师,指导娃娃科学院的活动。
长期以来,娃娃科学院坚持每周五下午定期按计划开展活动,还利用寒暑假举办地学、模型、计算机、无线电测向、电子百拼、机器人等夏令营、冬令营,让小研究生们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同时,每年都面向全校学生定期举办科技月、科技周活动,组织开展科学电脑绘画、小课题研究与论文答辩、科技小报制作、动植物观察研究、模型制作与竞赛、科技创新设计、专题讲座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为了使娃娃科学院活动做到规范化、科学化、正规化,我校制定了适合学校操作的活动管理制度。每项制度力求目的明确,要求具体,简明扼要,切实可行,有一定的规范和激励作用。这些制度包括:机构设置管理制度、活动管理制度、小课题管理制度、奖励表彰管理制度、导师制管理制度等。
多年来,娃娃科学院硕果累累,一批批优秀的小研究生在娃娃科学院里脱颖而出:殷晓冬同学被选为南京市少科院小理事长,在北京受到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郑辰、王觉、陈一川被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首届和第三届、第四届小院士;陈一川、张子寒等同学被评为南京市和江苏省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电子研究所所长蒋天琦竞争当选为玄武区少年科学院院长……娃娃科学院还先后被评为南京市优秀少年科学院、南京市十佳少年科学院、江苏省优秀少年科学院、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技教育活动示范基地,还被授予省少年科学院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学校年年被评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先进集体,还先后被授予“全国首批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示范基地”、“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基地”、“全国青少年宇航技师活动基地”等荣誉称号。
2008年我们与玄武法院少年庭共同成立全国首家“娃娃参议院”,成立至今硕果累累。一个又一个身边不被关注的问题,在北小娃娃的推动下,竟然在社会上掀起了热烈的讨论,有的问题还得到了切实有效的解决。娃娃合唱团的队员们在全国童声大赛、省市建队节、各级艺术展演中,用认真的态度,精湛的技艺,为学校赢得了很多荣誉。他们用歌声吟唱着童心世界的天真烂漫。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娃娃电视台”、“娃娃心语屋”、“娃娃国学院”等娃娃系列。娃娃系列的活动,培养了北小娃娃的爱国情怀、科学素养、探究能力,孕育着一个又一个情智之星。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我们欣喜地看到,北小师生正逐渐担当起学校、玄武区、南京市、江苏省乃至全国教育阵线上的主力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教育是一份常做常新的事业,需要用满满的激情,不断的坚持,去诠释传道授业解惑的不易。在玄武教育现代化的路上,我们真心期待,越来越多的北小人,在自由、平等的土壤里生根、成长,去感受玄武教育春天般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