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贫的成就与挑战

作者:吴国宝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10-16 17:06:46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减缓贫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不过,要实现中央政府制定的到2020年彻底消除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仍面临不少严峻的挑战,需要各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并配以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

中国减贫成就及其经验

根据中国官方现行贫困标准,即2010年不变价格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到2014年底全国有农村贫困人口7017万人。比我自己估计的1985年相同标准贫困人口减少了6.11亿,减少了89%。按世界银行最新采用的2011年购买力平价每天1.9美元的标准计算,中国城乡贫困人口,从1990年的75578万,减少到2012年的11410万,减少了64168万。在此期间中国减少的贫困人口占同期全球贫困人口减少总量的60.74%。

在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中国贫困人群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全面的改善,

贫困区域的发展条件获得了显著改善。30多年来,中国农村居民的安全饮水、住房、供电、交通、基础教育、医疗保健、养老保障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贫困地区的物质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和经济发展能力,也都有了长足的提升。

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的成就,主要得益于实行了综合减贫方式、发挥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在减贫中的作用和注重了减贫方式和制度的创新。首先,实行综合的减贫方式。通过市场组织发育、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通过目标瞄准型开发扶贫战略,改善穷人的财产获得性,提高穷人分享增长收益的能力;通过社会发展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为脆弱人群避免进一步边缘化提供支持;通过对生态脆弱地区和不适宜人居地区贫困人口实行移民扶贫。

其次,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在减贫中的作用。政府主导是中国减贫的基本特点,但是市场和社会组织在减贫中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了各自的作用。政府在中国农村减贫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通过建立扶贫领导和协调组织体系、将扶贫整合到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之中,使扶贫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保证了扶贫所需要的组织支持;(2)政府利用其行政体系和资源,动员和安排扶贫资源,保证了必要的扶贫投入;(3)政府根据扶贫的需要,调整相关的政策或者制定必要的法规和制度,为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私营部门通过创造就业和对农产品的需求、上交税收和直接开展扶贫援助等方式,对贫困人口的减少做出了最大的贡献;社会组织通过动员社会资源和推动扶贫方式创新,在减贫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最后,注重扶贫创新,不断改进扶贫方式。自1986年以来中国农村在扶贫战略、治理结构和资金管理方面都不断进行创新。根据形势的变化和经验的积累,适时调整和改进扶贫方式,有力地促进了扶贫效率的提高。

中国减贫面临的新挑战

展望未来,中国减贫面临的挑战也十分严峻。第一,实现中央政府制定的到2020年消除现行贫困标准下的贫困人口的目标,任务十分繁重。按照政府规划的减贫目标,包括2015年在内的未来6年每年需要减少贫困人口一千多万。第二,贫困群体及其致贫原因发生了变化,剩余贫困人口中老年人口和患病人口的比例较大,较大部分贫困人口集中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这些都增加了下一步减贫的难度。第三,中国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发生的变化,导致经济增长速度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相应地减少新增的就业机会和财政支持能力,这也将增加未来几年减贫的难度。

改革和创新应对中国减贫面临的挑战

面对新的挑战,中国减贫需要政府和社会各个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重点通过改革和创新来化解面临的困难。首先,要优化和创新政府减贫战略和计划及其管理,实行更有效的精准扶贫,提高扶贫的效率;其次,要采取更合适的政策和措施,积极支持能够为包括低收入人群在内的劳动人口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再次,继续完善农村大病、重病救助政策体系、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等社会支持和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