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屠呦呦获奖是中医的胜利吗?

作者:远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10-15 10:04:09

中国日报网10月15日电(远达)日本《外交学者》杂志10月13日发表David Volodzko题为《中国新的国家象征》的报道称,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许多人表示,她已经成为中国新的国家象征。

“后来居上”的故事一直在中国广为流传,这一点从电影《功夫熊猫》、《捉妖记》的流行中可见一斑。而屠呦呦的经历在很多方面反映了现代中国的故事——曾经的“东方睡狮”终于要苏醒了。

美国《纽约时报》10月12日发表IAN JOHNSON题为《诺贝尔奖之后,中医现代化再陷争议漩涡》的报道称,中国沉浸在第一次荣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的喜悦中,而中国中医科学院对此事的兴奋或者困惑之情,是其他地方所不能比拟的。

传统人士说,这个“生理学或医学”奖项也体现了中医的价值,尽管该成果仅仅基于中医的一个狭窄领域。

“我亦喜亦忧,”中医科学院教授柳长华说。“我很高兴这种药物挽救了生命,但如果这是中医未来的必走之路,我觉得很悲伤。”这是因为屠呦呦的方法,与西方制药企业从全球各地的传统药典中寻找新药的方法,几乎没有差异。

美国《纽约时报》10月14日发表记者IAN JOHNSON题为《中医现代化的上下求索之路》的报道称,研究中国传统医学史及中医指导思想的著名学者文树德(Paul U. Unschuld)表示,屠呦呦的发现与被大多数西方人定义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东西无关,只不过是她研究的材料在古代医药文献中有描述而已。中国当局正在试图把迷信和无稽之谈从历史上的中国医药中剔除。剩下的东西就可以与分子生物学共存了。

文树德说:“这让那些想把中国传统医学作为现在生物医学替代的西方人失望。这些人不明白中国当局为什么这样做。中国对19世纪和20世纪初遭受屈辱的创伤仍记忆犹新。100年来,中国一直努力在很多方面追赶西方。屠教授的诺贝尔奖就是成功的证明。”

疟疾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全球百余国家年约三亿多人感染疟疾。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氯喹等原有抗疟药因疟原虫对此产生抗药性而失效。时值越南战争,促使国际上迫切寻找新结构类型抗疟药。当时,在国内(曾由“523”办组织全国七大省市筛选中草药3200多种,亦有人做过青蒿,认为无效而放弃),国外(美国结合侵越战争需要,筛选化合物达三十万种)大量工作未获成功的情况下,屠呦呦领导科研组以现代科学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为指导思想,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收集二千多种方药基础上,归纳编篡成《抗疟方药集》,又从中选200多方药,组织筛选。经研制380多个样品,特别结合古代用药经验,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绞汁”服用截疟记载中,考虑到温度、酶解等因素,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