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减灾日特稿:掌握防灾减灾知识 保护生命安全

作者:文霭洁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10-12 10:43:34

2015年3月,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在日本仙台召开,大会呼吁国际社会认识到灾害给地方带来的损害尤为严重,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动荡。突发的自然灾害每年都使全球数以百万人口流连失所。根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署2013年发布的《应对未来风险和经济损失:发展减少灾害风险 2015 后框架的要素》报告,在过去20多年中,全球有44亿人口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并且有130万人因灾罹难,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万亿美元。这些灾害给世界带来了生命和经济损失,而其中贫困和脆弱人口受其影响格外严重。灾害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威胁,但实际上很多时候灾害是可以预防的。

1989年,联合国安理会设立国际减灾日(IDDR),旨在让人们意识到减轻灾害风险的重要性、宣传民众和社区减轻灾害风险的方法,同时鼓励民众同政府携手建设御灾力更强的社会和国家。2015年国际减灾日的全球主题为“Knowledge for Life” ,中文译为“掌握防灾减灾知识,保护生命安全”,今年的主题强调结合传统减灾知识和现代科学,提升抗逆力。

今年三月份在世界减灾大会上通过的《2015-2030年仙台减灾框架》是后2015发展议程的第一份重要协议,《框架》明确呼吁各国政府应以人为本、让民众直接参与减灾政策、规划、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并且将本土知识运用到灾害风险评估中。这些传统知识是非常珍贵的资源,不仅节省成本,还能将参与式元素融合到灾害预防中,使其变得更具有可持续性。例如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距离震源最近的印尼苏门答腊岛亚齐省受灾严重,有20万人丧生;而位于苏门答腊岛西北部的锡默卢岛的全部7.8万居民只有7人遇难。Smong(锡默卢当地语言意为“海啸”)的故事代代相传,拯救了岛上的居民。一旦岛上有地震发生,Smong自然而然地演化为了一种早期预警机制。锡默卢岛的故事具有地方信息和家庭成员间信息传递两个重要特点。这两个因素形成了一个有效的交流机制,能够使当地居民了解到灾害风险。

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来看,中国位列全世界受灾害影响最严重国家的前十名,中国的灾害具有频度高、强度大、预测难等特点。伴随着气候变化以及飞速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灾害应对方面,中国有着源远流长、丰富繁多的经验,减轻灾害风险的传统知识也不胜枚举,并且依然在地方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在中国云南省,少数民族(傣族)用木头和竹子建房。这种房屋的抗震性很强。即便房屋倒塌,通常也不会造成人员伤亡。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比起传统的傣族房屋,地震往往在建筑材料更加厚重的现代社区造成更大的损失。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致力于推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促成民强、国盛。作为联合国的发展网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收集世界各地的发展经验,协助中国的灾害风险管理、社区抗逆力建设以及信息和知识的共享。今年的国际减灾日重点关注社区在面临灾害威胁时,如何使用传统知识和经验来应对。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了解、认识和尊重传统知识在全球减轻灾害风险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应当携手运用传统减灾知识,形成一套适用于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全面灾害风险管理方法。

(作者:文霭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别主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