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TPP是新型“帝国特惠制”还是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梅新育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10-12 09:49:21

学者:TPP是新型“帝国特惠制”还是未来发展方向?

这张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供的照片显示,10月1日,在美国亚特兰大,美国贸易代表迈克尔·弗罗曼(左六)和参加TPP谈判的各国贸易部长合影。(新华社发)

中国日报网10月12日电(梅新育)10月5日,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越南等12个成员方就《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缩写为“TPP”)达成基础协议,这无疑是中国国庆长假期间国际经贸领域影响最大的事件,一时间国内外舆论热议。对此事,我关心的是什么?

对这件事情,我充分理解TPP一些主要当事国决策者的动机:

为了创造政绩,对于多数出身法学专业教育背景、甚至有律师执业经历的美国政治家和高官而言,与在既有制度框架下干出实实在在成绩相比,去制定新的法规、贸易协定更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何况奥巴马已经进入执政“跛脚鸭”阶段,而且很有可能沦为美国史上像样政治遗产最少的总统之一,制造政绩的心情分外迫切。至于新的法规、贸易协定之类执行成本和真实效力如何,往往是放在相当次要地位考虑的东西。

加拿大10月19日就要举行第42届议会选举,民调结果显示,现任总理哈珀所在的保守党与新民主党、自由党选民支持率相差无几,66%的加拿大人认为联邦大选要政党更迭,哈珀领导的保守派政府执政9年之后面临左派政党新民主党与日俱增的压力,希望在选举前达成TPP基础协议,以利拉抬选情。

我也并不十分担心某些人大肆渲染的这份协议对中国外经贸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冲击,因为这份基础协议在达成之后还需要经过成员国冗长的立法程序才能正式签署;因为这些协议中规定的内部零关税还需要经过漫长的过渡期才能成为现实,仅日本对美出口汽车的关税就要25年过渡期后才能取消,而且附加了严厉的原产地规则;因为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现代产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规律、美国之外其它TPP成员国国家规模就决定了它们不可能大面积吸走中国的产业链;因为TPP多数成员方的最大贸易伙伴不是美国而是中国;因为早在2010年3月15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首轮谈判开启之前中国就开始了研究对策,并已经、并将继续采取一系列“对冲”措施:整合国内市场,发起、推动、深化一系列区域自由贸易谈判,包括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韩自贸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亚太自贸区等等,在国内设立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四大自贸区,为国内产业提供一个符合开放经济高标准的“练兵场”,推动深化全面经济改革,以及提出“一带一路”规划……也正因为如此,对TPP持开放态度、在世贸组织规则下让TPP与RECP等其它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并存共进才是中国国内相当多人的主张。

我最关心的是,TPP究竟是新型的“帝国特惠制”,还是塑造全球贸易规则未来面貌的“模板”?不错,守成霸权对新兴大国的忌惮之心从来就非常强烈,美国发起TPP就是企图在排斥中国的情况下维持守成霸权国家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权,“我们不能让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书写全球经济的规则”——奥巴马这句话就充分暴露了这一用心。无须否认,从长期看,TPP中的一些内容确实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求;问题是,美国还有此能力原模原样推行、落实他原本期望的那些规则吗?

须知,无论是发起TPP谈判,还是与欧洲达成《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从长期战略视角来看,美国的这些主动行动都只是战术上的进攻,却是战略上的收缩,因为二战后的美国从发起关贸总协定第一轮多边贸易谈判起就长期是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发起TPP和TTIP,却是从全球自由贸易平台收缩到了区域自由贸易平台。考虑到发起TPP的背景是从次贷危机发展而来的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源于美国,从而不可避免地削弱了美国的软硬实力;在那次危机中表现相对良好、国际经济政治地位相对上升的中国等国家不仅集中于亚洲,而且在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种族构成等方面是美国的“异类”,TPP的美国战略退缩色彩更为浓厚。正因为如此,TPP在相当程度上类似20世纪30年代英国建立的“帝国特惠制”: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上百年来“自由贸易”的旗手丧失了维护全球自由贸易的雄心,退缩到了乞灵于英帝国范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特惠安排。可是,尽管有当时全世界最强大的海军保驾护航,尽管有英镑集团等一系列配套安排,尽管1929年起于纽约股市崩盘的大危机严重削弱了当时美国的相对实力……“帝国特惠制”这个英国用以维持其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权的体系最终还是失败了。如果TPP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那对中国即使有冲击也影响不到哪里去,中国对此必定持开放态度;但倘若有人真的想用TPP实现排挤中国的目的,那这个企图的结果又能比“帝国特惠制”好多少呢?

(作者: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梅新育 本文仅代表个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