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 柳华文
中国主动提出要构建中美两国新型大国关系,是一种积极、开放和建设性的态度。而美国似乎还不太能够适应形势的变化,以平等和善意的心态接受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的提升,影响力不断的扩大。在美国,接触、合作的愿望,与敌视、扼制的声音,交织反映出美国矛盾的心态和对于现状与未来的某种不适应。
人权问题早就是一个中美交往和互动中的固有内容,频繁出现,并经常与政治和经济对话如影随形。
美国是国家软实力的大国和强国。它较早地擎起人权的旗帜,并自诩观察和评价世界各国人权状况的权力,定期发布包括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人权状况的国别报告,甚至还有专门针对宗教自由、人口贩运等的专题报告。美国这样一个发达国家,在抓住历史地机遇之后,经济上走在世界前列,法治相对成熟,政治和文化又以“先进”自居,积极向世界推广。多少年来,对于发展中人口大国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二三十年间面临复杂繁重现代化建设任务的中国,找一个道德标尺,衡量出差距和不足,找出问题和负面现实,居高临下地指责和品评一番,并非难事。可是,这种指责和年复一年的“唱衰”式的单边喊话,除了显示出傲慢、武断之外,实在难以看出它意欲了解中国和关心人权的诚意。
在美国一意孤行、年复一年的人权“抹黑”和指责中,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依法治国事业都在迅速地取得进步。美国在其人权外交中对中国的负面判断没有在现实中应验,中国人民驾驭轻舟在西方不乏谩骂和指责的聒噪中迅速驶出一个又一个急流险滩,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中创造出风景这边独好的境界。
中国人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自己的国情和性格,我们找到自己的目标,努力实现中国版的发展理想——中国梦。中国还没有完成自己的发展目标,仍然在发展的路上,仍然需要面对诸多困难和问题。只是,今非昔比,中国人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自信,并且越来越坚定地认为,要走符合自己选择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虽然需要不断地对外开放,学习他国和人民的先进文化和经验,但是言听计从、被动接受他国灌输和施压已经是不可想象的了。
中美政府之间的双边的人权对话,顺利过,更波折过,甚至中断过,关键在于双方能否耐心地坐下来,平等、坦诚和相互尊重地进行交流。虽已经非常不合时宜,美国国务院仍然执意通过对中国发布国别报告等方式进行单方面的批评和指责。
对话好于对抗。主权国家之间对内政的关心和干预缺乏足够的国际法基础,应该小心和慎重,应该有一种平等和谦抑的心态。
联合国作为最具普遍性、最重要的国际关系协调中心,提供了越来越多地基于国际法发展而来的人权交流与合作平台,同样包含了审议和评价功能。比如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周期性地开展普遍性国别人权审议,联合国的人权条约机构也定期地开展缔约国履行条约的国家报告的审议。也许是因为不能为所欲为,美国一度不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至今,对人权持高调态度的美国没有批准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儿童权利公约》、《消除针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国际公约》、《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等联合国核心人权公约。这是重视人权国际标准的国家的作为吗?
联合国的人权机制是大多数国家认可和接受的国际人权交流与合作机制。美国偏要坚持自搞一套,独自把持人权话语的旗帜和话语权,突出其单边的力量。考虑到国与国之间的巨大差异,美国自身人权挑战都有应接不暇之虞,美国的心态及其作法实在有些不自量力,也的确越来越显得力有不逮。
一方面,中国积极参加与美国的多渠道的人权领域的交流与对话,努力搭建建设性人权互动的平台;另一方面,针对美国一年一度的人权国别报告,中国也会以随后发布美国的人权纪录作为回应。
中美两国关系中,人权将继续成为关键词之一,不同质量的对话和不同程度的对抗也会长期存在。笔者却希望,中美两国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创造性地走出一条新路,为国家间人权交流与合作提供新的思路或者新的示范。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 柳华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