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学者:9•3大阅兵将使全球再次聚焦北京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8-26 20:42:55

欧洲学者:9•3大阅兵将使全球再次聚焦北京
2015年8月12日,解放军参加阅兵训练。(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日报布鲁塞尔 8月26日电(记者付敬、实习记者郜爽)北京正在积极准备九月三日盛大的阅兵仪式及其他活动以纪念二战胜利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欧洲学者称该盛事有助于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如何从过去耻辱历史中浴火重生。

8月25日,外交部副部长张明确认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和韩国总统朴槿惠在内的共30位外国领导人将出席下周四九月三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同时,他表示参加此次纪念活动的还有19位政府高级别代表,以及10位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其中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确认出席。

此外,包括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和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在内的六位前政要也将应邀出席。

应邀出席的其他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还包括缅甸总统登盛、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以及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党中央书记崔龙海。各国驻华使节也将出席纪念仪式。

英国剑桥大学中国史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方德万(Hans van de Ven)表示,中国举行隆重的阅兵仪式来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这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层面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他说:“就国内意义而言,本次阅兵仪式旨在唤起中国人民对那段历史的共识,即大家团结起来对共同抵御外辱。因此,本次阅兵仪式的目的之一便是创造这样一个契机,让中国人民重温历史、唤起其对国家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共识。”

同时,方德万还表示,通过阅兵展示中国军事力量也是在向世界宣告:中国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足以保护其人民安全。特别是当中国在过去长达两个世纪的时间中承受了一次又一次的侵略和屈辱后,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他接着说:“就国际意义而言,举行九月三日的纪念仪式还有一层意义,那就是告诉世人中国在二战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告诉世人中国对二战胜利起到的重大作用丝毫不逊于美国、前苏联以及英国。同时,这也表明了在国际立场上中国始终站在正义的一方。”

全球防止武装冲突伙伴关系执行秘书长图伊吉(Peter van Tuijl)认为,中国人民饱受二战之苦,但同时也为盟军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我对此深表敬意”, 图伊吉说道。

此外,在庆祝二战胜利70周年之际,图伊吉还说:“在我看来,本次阅兵仪式是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二战中做出巨大贡献的肯定,同时也说明了中国军队将一如既往的在国际共识框架下扮演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就这一点而言,我们非常欢迎中国在联合国维和工作中做出更多贡献。我们也相信,为了在东北亚和平安全问题上有所发展并达成更多区域性共识,我们还需付出进一步努力”,图伊吉补充道。

英国利兹大学中国历史专家亚当•卡思卡特(Adam Cathcart)表示,本次阅兵仪式准备得细致、严格而充分,定会成为将世界目光再次聚焦北京的又一时刻。

他说:“本次阅兵仪式也为各国外交往来提供了一个及其有利的平台。我希望所有参加纪念仪式的国家都能够充分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在一个友好的氛围下,彼此心平气和地谈一谈。”

卡思卡特还特别提到,如果中日关系能够在该契机下翻开崭新的一页便是最好不过了。他补充道,自1945年以来,中日关系虽然有紧张的时刻,但也不能忘记两国共同取得的诸多和平成就:“就某些方面而言,中日建立了一个十分强劲的双边关系,而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双方极具远见的领导层。”

同样来自利兹大学的国际历史及政治学系教授西蒙•博尔(Simon Ball)称西方战争史学界现已逐渐认可中日战争在二战中的重要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1937到1941年间逐步展开。历史学家们也在重新探索共同组成世界大战的各战区之间截然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博尔解释道,“但有一点十分明确,那就是各国都从相互间的共同努力中吸取了各自的经验教训。”

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现代政治与历史系教授拉纳•米特(Rana Mitter)则表示,本次阅兵仪式也提醒着中国和世界:在最终以盟军胜利告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贡献来自中国。

同时,他还说:“亚洲曾被二战严重摧毁。因此,各方力量达成共识、共同创造一个和平有序的世界秩序以防止此类战争再次发生是至关重要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