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记者手记:跟防化兵走进爆炸核心区

作者:朱兴鑫 来源:中国日报
2015-08-19 20:55:38

中国日报记者手记:跟防化兵走进爆炸核心区
在天津爆炸事故现场,从一处建筑废墟内往外拍摄数千辆被焚烧过后只剩骨架的汽车残骸。 中国日报记者 朱兴鑫 摄

 
中国日报记者手记:跟防化兵走进爆炸核心区
 
2015年8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某部防化团防化兵对爆炸核心区开展化学污染检测工作。中国日报记者 朱兴鑫 摄

中国日报记者手记:跟防化兵走进爆炸核心区 盛夏时节,这里的草、树早已枯萎,看上去就像一场好莱坞灾难电影中熟悉的劫后场景。 中国日报记者 朱兴鑫 摄

中国日报8月19日电(记者 朱兴鑫)当公众对牺牲的消防员惋惜时,一个特殊的兵种——防化兵正越来越多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天津爆炸事故后,他们作为第一批救援部队进入爆炸点开展化学污染检测工作。

防化兵是国家反恐处突的重要力量,身穿密实的隔离式防护服和防毒面具的他们,无论到哪,都会让人们对周围的生存环境产生强烈的危机感。

上周日,我作为一名摄影记者,穿着专业保护装备,跟随国家核生化应急救援队进入爆炸核心区——空气中依旧弥漫着特殊的味道、上千辆汽车只剩下残骸、集装箱七零八散、各种玻璃和门窗随地可见。远处依然冒着黑色的浓烟,盛夏时节,草、树早已枯黄,就像好莱坞灾难电影中熟悉的劫后场景。

在靠近爆炸点的过程中,我手中的相机在不断记录着眼前的画面:满目疮痍的废墟,地面上残留清晰可见的化学品,多辆消防车的残骸依然伫立在那里,水带还连着消防栓,似乎在诉说着当时抢险的故事。在一处建筑废墟前,防化兵又搜寻到一具遇难人员的遗体……

这次事故中,防化兵不仅承担着监测工作,还有艰巨的救人重任。上周六,防化兵在爆炸点周围集装箱塌落形成的夹缝里,成功解救出一位被困62小时的男性幸存者韩凤群,他目前身体恢复良好,已经能开始进食。

近年来,除了时有发生的化工事故,地震、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也加重了防化兵的任务。得知被称为与“毒魔”打交道的部队——防化部队出动,当地民众对污染的程度也更加担忧。天津港,这个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瞬间占据了人们的视线。

“我们其实没有那么神秘,主要担负防化保障任务的专业兵种。”解放军北京军区某防化团核化侦察班班长李望告诉《中国日报》记者。据了解,防化力量的介入主要是防止后续产生有毒物质或气体。李望表示,他们每天24小时不停侦测空气中各种有毒有害微量元素的含量。从现在的监测数据来看,爆炸核心区的空气质量已经在正常范围内了。

今天上午7时,我再次跟随防化部队抵达天津港爆炸事故核心区,李望带领一支由防化兵、防化专家和厂矿企业货主9人小组,负责找寻金属钠、氰化物等各种化学品,并对现场集装箱、化学品进行标识,清理货物。

可天空不作美,小组刚开始清理工作不到半小时,降雨悄然而至,黑烟再次冒起。这给他们的安全带来最严峻挑战,指挥部也立即发来命令,要求全体救援人员回撤爆炸点100米外。现场的危化品的种类、数量、存放具体位置还没有彻底探测清楚,有些化学物品遇水会可能会再次燃烧,更严重的会再次引发爆炸。

在爆炸核心区,除了化学品成分较多,还有一个重大考验是闷热的天气。特别是防化兵穿着的防化服是全封闭的,里面的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没有经过训练的人,穿上防化服10分钟就已经无法忍受。

当我正准备走出废墟,突然听见两声爆炸声。我承认开始有些害怕了。一位现场救援人员说,这样的声响没多大事,大家都习惯了。到现在,防化任务没有结束,他们还将继续接受考验。

(编辑:张同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