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加德满都7月31日电 (记者 赵艳蓉)8月1日是中国和尼泊尔建立外交关系60周年纪念日。2015年不仅目睹了中尼在面对灾难时的手足情深,更是两国关系新的起点。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中国日报专访了中国驻尼泊尔大使吴春太。
中国日报:今年是中尼建交60周年。您如何评价中尼两国关系在过去60年的发展?
吴春太:如同习近平主席会见总统亚达夫所说:"中国和尼泊尔是唇齿相依的亲密友好邻邦,是大小国家和平共处、互利合作的典范。"
建交60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尼关系始终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加深,经济合作日益深化,人文交流不断增强。两国关系的特点是平等相待、和睦共处、世代友好、全面合作。作为友好邻国,中尼之间不存在任何问题和争议,具有深厚的友谊、合作与伙伴关系。中国致力于帮助尼泊尔发展。尼方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决不允许任何势力利用尼领土进行反华活动。
不断巩固和深化的中尼友好合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本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双方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中尼世代友好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中尼在一些关系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也保持着密切协调与配合,携手维护中尼两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中国日报:尼泊尔在拉近中国和南亚地区的关系建设方面有什么突出作用?
吴春太:尼泊尔地处中印两大国中间,地缘位置特殊,是中印关系发展的纽带。同时,尼泊尔是南盟秘书处所在地,也是中国和南亚国家开展合作的窗口和桥梁。尼泊尔支持中国加强与南盟各成员国的合作与交流。
近年来,中国与南亚合作不断取得突破,我国同南亚国家关系迈上了新台阶。中国将把与南亚的经贸额提升到1500亿美元,对南亚投资300亿美元。中国与南亚国家将继续扩大人文交流,未来5年,中国向南亚八国提供一万个名额的奖学金名额。经由尼泊尔,中国可以扩大同南亚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中尼公路和边境口岸作为中国进入南亚的现代化通道,对深化中尼关系、中国与南亚友好合作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和南亚关系的进展离不开尼泊尔,同样尼泊尔对南亚的发展同样十分重要。一个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南亚,符合本地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中国愿同南亚各国和睦相处,愿为南亚发展添砖加瓦。
中国日报:除了传统的友好合作,在我国"一带一路"的倡导下、中国和尼泊尔合作的新机遇都有哪些?
吴春太:2014年,中方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影响深远。中国在与沿线国家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以"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倡议,目的在于促进包括尼泊尔在内的中国周边地区和平、发展与稳定,增强欧亚之间在公路、铁路和海上的互联互通。这一倡议为中国及其邻国带来利好。尼泊尔与中国有着绵长的边境线,更将从中获益。
正如去年12月份王毅外长访问尼泊尔时的讲话所说:中方希以中尼建交60周年为契机,与尼深化在贸易、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互联互通、旅游、人文、安全执法等九大领域务实合作,对接尼国家发展需要和中国有条件有能力提供帮助的项目,推动其早日落地实施,造福人民。中方欢迎尼泊尔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利用亚投行、丝路基金以及中国面向南亚合作资金,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
中国日报:我国在尼泊尔地震后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帮助其灾后重建。六月底,王毅外长也参加了尼泊尔的震后重建大会。目前我国在帮助尼泊尔灾后重建的工作上,有哪些计划和重点?
吴春太:6月25日,由尼泊尔政府主办的重建国际会议在加德满都举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与会并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了参与尼灾后重建一揽子方案。援助方案主要包括中方将集中未来三年对尼泊尔国别援款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尼北部灾后民生恢复、文物古迹修复、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医疗卫生合作及双方商定的其他灾后重建重点领域。同时提供部分现汇援助,定向用于灾民安置。
为实地评估地震灾情、了解尼泊尔重建需求并提出援助项目建议,中国政府已于6月初派出三支专家组来尼,并完成了现场调研评估任务,编报了评估报告。为切实体现中国政府对尼灾后重建的有力支持,做好灾后重建援助规划对接工作,中国政府7月下旬组派多部门联合代表团来尼,与尼政府商谈灾后重建援助中长期规划,确定今后3-5年重点项目安排。
王毅外长在尼重建大会上也重点指出,尼泊尔重建是一项长期和浩大的工程,需要尼方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中方始终坚持由尼方主导、充分尊重尼方意愿的原则,愿与各国及国际社会各方加强协调与合作。
中国日报:中国在尼地震后的援助能力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联合国等机构纷纷希望和中国政府合作来落实援助项目。您怎么样看中国在援助尼泊尔的过程中和国际组织的合作?
吴春太:尼泊尔地震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自尼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向尼提供无私的援助,为灾区提供食品、庇护所、医疗设备等各类人道主义援助。中国政府在尼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向尼派遣救援队,运送紧急救援物资等,表现出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尼泊尔抗震救灾的坚定支持。
尼泊尔重建工作需要国际社会的鼎力合作。事实上,中国已经和有关国际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我本人经常参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组织的有关会议,交流信息、沟通情况。另外,中国政府医疗队在尼救援期间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文件,建立了信息共享和通报机制。其他还有世界银行、国际红十字会等,中方都与他们展开了良好合作。
在尼重建工作上,中国可以在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医疗卫生、旅游等方面同其他国际组织开展有效合作。中国在地震灾后重建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在以上几个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相信,在根据尼方需求、尼方主导的重建工作上,中方会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日报:长期以来,我国有一些援助尼泊尔的项目,这些项目在地震后是否受到影响?目前的进展如何?
吴春太:两国建交60年来,中国在尼泊尔境内各类援助项目有110多个,包括医院、综合技校、自然保护基金研究会中心、传统医疗研究中心等。
这些建筑在所有强震中都经受住了考验。例如,中国援建的尼泊尔公务员医院经受住8.1级强震考验,被称为"楼坚强"。由于尼泊尔地震多发,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尼方提供的数据,中国援建项目都是按照国内8度抗震设防建设,从源头上保证了援建项目的安全稳固。
地震时,中国电建、葛洲坝集团及三峡集团等大型企业援尼在建项目受地震影响,人员撤离,工程暂停,但现已陆续恢复建设。
中国日报:目前中尼边境的情况如何,口岸是否全部开放?使馆对边民生活有哪些特殊的照顾?
吴春太:中尼边境地区是"4o25"大地震的重灾区,损失惨重。在尼政府努力以及中方帮助下,尼方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我国边境地区樟木镇群众已转移至安全地带。
现在是尼泊尔的雨季。中尼边境地区受余震和强降水影响,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频发,情况仍不乐观。连接中尼的阿尼哥公路多次打通后又中断。目前,中尼两国正在加紧协调阿尼哥公路的打通保通工作。地震后,主管樟木口岸的聂拉木海关整体搬迁至拉萨海关办公,各项行政、业务工作正常开展。吉隆口岸也正在恢复重建当中。
中尼两国都是此次地震的受害方。中国使馆在地震后紧急协调尼有关部门,帮助我滞留尼的46名西藏樟木边民顺利回国。我们通过尼政府向尼北部地区边民发放帐篷。部分尼边民转移到加德满都安置点。地震后,使馆还积极参与尼藏胞救助,发放帐篷、大米、铁皮等救援物资,组织尼泊尔友好组织赴中尼边境地区看望慰问等,受到了尼泊尔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中国日报:旅游业是尼泊尔的支柱产业,中国游客是尼泊尔入境游的主力之一。地震是否对中国游客产生影响?目前是否有回暖的迹象?
吴春太: 大地震给尼泊尔旅游业造成巨大影响。你在机场可以看到,目前来尼游客仍然不多,各国航空公司普遍都减少了来尼航班。当前,尼仍不时发生余震,且雨季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许多游客对来尼旅游仍然有安全方面的顾虑。
近期,尼方也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比如对景点和旅游设施进行安全评估和改造,在新财年计划中提出振兴灾后旅游业的目标,广泛开展尼旅游推介和市场开拓项目等。预计雨季过后,等情况逐渐恢复稳定的时候,来尼游客会逐渐增加。
(编辑:高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