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伊斯兰国发源于美军无名战俘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6-01 15:55:21

中国日报网6月1日电(信莲),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曾经在伊拉克境内的布卡战俘营关押了2.6万名囚犯,却意外地把恐怖分子们聚集在一起,为后来伊斯兰国的出现打下基础。据《纽约邮报》5月30日报道,曾在布卡战俘营看管犯人的米切尔·格雷表示,当时一有机会,犯人们就会“杀了我们”。

格雷在伊拉克战争中从科威特调遣到了布卡战俘营。初来乍到的格雷立刻感受到囚犯的仇恨。“你在美国人脸上从来不可能见到这些囚犯脸上的那种仇恨,”格雷说。“我说他们恨我们的时候,我的意思是说,看起来,只要一有机会,他们马上就会杀了我们。我转头跟另一名官员说:’要是有机会,他们会拧下我们的脑袋,喝我们的血。’”

伊拉克战争进行期间,布卡战俘营并不出名,因为它没有爆出过重大丑闻,也不在战场的最前线。不过,布卡战俘营所隐含的一个重大矛盾在战争结束之后迅速凸现出来。战争期间,美军在陌生的国度难以区分敌对武装人员和平民,所以干脆把所有青壮年伊拉克男性都抓住,关起来。一位化名“格雷格”的美国国防部官员说:“我们知道那里有坏家伙。问题在于,究竟是谁?警卫和犯人之间一直在玩这个游戏。”

布卡战俘营把每1000名囚犯划归一组,各组分开关押。美军知道什叶派穆斯林和逊尼派穆斯林不能关在一起,后来也明白极端什叶派与温和什叶派也不能关在一起,否则有的犯人就要遭殃,可能被挖掉眼睛,或者割掉舌头。

“人以群分”的关押策略方便狱卒管理囚犯,但是从整个国际反恐战争的全局来看,却贻害深远。把最危险的伊斯兰极端主义者关押在一起,美国实际上是帮助这些人召开恐怖主义大会。作家迈克尔·维斯说:“布卡并没有制造反美情绪,但是它使得这个问题本地化、集中化,把情况搞得更加糟糕。如果你是个恐怖分子,布卡就是个圣地。”

监狱有时被戏称为“犯罪大学”,从犯罪学角度来讲,罪犯可以在监狱中结帮拉派,互相攀比、学习,将来可能更加危险。布卡就是这个道理。

最初,布卡把最极端的囚犯集中关押在6号营地。那里的美军守卫人手短缺,还不会说阿拉伯语。所以,囚犯们可以自由地用阿拉伯语交流,宣扬极端思想和恐怖手段。阿德尔·贾西姆·穆罕默德曾是布卡的一名囚犯。他描述当时的情景说:“极端主义者可以自由教育年轻囚犯。我看到他们用教室的黑板教他们怎么使用炸弹、武器,以及如何进行自杀式炸弹袭击。”

伊斯兰国有一位自称阿布·艾哈迈德的领袖对布卡充满了美好的回忆。据英国《卫报》报道,他说:“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坐下来,想计划。那个环境简直完美。我们一致决定,出去之后要聚在一起。重新取得联系非常容易。我们在短裤的皮筋上写下各自的详细信息。我们出去就互相打电话。对我来说所有重要的人的信息都写在白色的皮筋上。我记下了他们的电话和所在的村庄。真的就那么简单。短裤帮我们赢得了战争。”

五角大楼的记录显示,伊斯兰国首脑巴格达迪也曾在布卡呆了10个月,并于2004年获释。巴格达迪在狱中表现良好,军方记录认为他不会构成严重威胁。除此之外,布卡战俘营也关押过曾经在萨达姆手下效力的一位名叫哈吉·巴卡尔空军将官。据德国《镜报》报道,巴卡尔虽然不是极端宗教主义者,却是伊斯兰国组织结构背后的真正首脑,并且制定了早期的战略,取得了不少成功。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少将道格·斯通认为,布卡战俘营对伊斯兰极端主义者极具吸引力,以至于有人故意被抓进来,以求加入拥有相同志向的恐怖分子。斯通接手布卡之后,立即打破1000人集中关押的策略,改为10人一组,关押进1座帐篷。斯通说:“这有效果。而且如果我们在5、6年前就这么做,应该会更有效。到那个时候,很可能已经太晚了。”

2009年,人困马乏的美军撤离伊拉克战场,众多巴卡囚徒要么被直接放走,要么转送给伊拉克政府关押。在伊拉克的看管之下,成功越狱的大有人在。斯通说:“有这么几个囚犯,我们走的时候,我们说’你们不管干什么,都别放了这些家伙’。不过,他们当然逃出来了。他们既有头脑又有经验。”2009年9月,驻伊美军关闭了这个伊拉克境内曾经最大的监狱。

(编辑:党超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