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5月29日电(信莲)布鲁金斯学会网站5月27日发表该学会非洲增长项目负责人Amadou Sy、该学会外交政策项目负责人及高级研究员Harold Trinkunas、该学会美欧中心客座研究员Philippe Le Corre和该学会非洲增长项目客座研究员孙云的分析文章称,中国与非洲、拉美和欧洲地区不断加深的经济联系,增强了这些地区对中国的好感。
非洲
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非洲是对中国持正面评价最多的地区。这一结果并不令人惊讶,因为中国与非洲的接触正值非洲推进经济转型时期,需要强大的经济伙伴关系。
自上个世纪90年代非洲致力发展经济以来,经济增长速度强劲。一些非洲国家,比如安哥拉、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卢旺达甚至实现了“增长奇迹”,过去25年里实现了经济7%,甚至更高的增长。但要达到亚洲国家的收入水平,非洲国家还需要经济转型,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和内生型增长。因此,非洲的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亟待解决。
非洲的这一经济增长现状对于理解为什么非洲民众对中国印象正面非常重要。事实上,中国近年来与非洲的双边贸易和投资增长非常迅速。安哥拉原油一半出口到中国,对外贸易非常依赖中国。中国在非洲投资涉及的领域和国家非常广泛,中国也是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投资方。
但中国与非洲不断增多的经济接触也受到指责。全球新闻媒体一直大量报道外界对中国的担忧,如损害劳工权益,贷款缺乏透明度。
非洲发展需要经济伙伴,而中国在经济领域对非洲的投入力度空前。非洲正在通过中国日益全球化。这些因素都解释了为什么非洲民众对中国评价积极。
拉美
拉美民众对中国的看法主要受经济影响,中拉关系近来发生了巨大变化。从2000年到2013年,中拉贸易从120亿美元增至2700亿美元,增长了22倍。1990年至2009年,中国仅对拉美投资70亿美元;而2010年以后,中国每年对拉美的投资在100亿与140亿美元之间。其中,巴西、秘鲁和委内瑞拉是中国投资最多的国家。
中国对于拉美的投资和贸易还将持续增长。2015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上表示,实现10年内中拉贸易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中国在拉美地区直接投资存量达到2500亿美元的目标。中国需要拉美的产品,拉美需要中国的投资,特别是在基础设施领域。
然而,并非所有拉美人都对中拉关系持正面看法。拉美制造商感受到中国的竞争,并认为进入中国市场有很多障碍。中国的需求基本上以大宗商品为主,这主要对南美农业和矿业有很大好处。拉美国家过去严重依赖这些行业,现在却认为这些行业拖累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对矿业和农业的投资也引起过拉美部分工会组织、环保主义者的不满。
虽然拉美对中国的公共看法倾向于正面,但中国提高软实力还需要很多努力。
欧洲
近来,中国成为欧洲的积极投资者,去年对欧投资达到180亿美元,而2013年的这一数字是100亿美元。所有欧洲国家似乎都令中国感兴趣,尤其是英国、意大利、德国和法国;中国对欧投资领域也非常多元化,包括能源、房地产、汽车、食品、零售、保险和机场基础设施。
然而矛盾的是,作为中国在欧投资的主要接受国,德国和意大利对中国的评价却最差:2014年皮尤调查显示,只有28%的德国人对中国持正面评价,而意大利的这一比例只有26%。一方面,欧洲领导人想要中国投资,而另一方面,皮尤调查的很多欧洲人似乎不认为中国是一个可靠的伙伴。在法国也存在类似的矛盾现象。
这些负面评价似乎不容易改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欧洲人获得的有关中国的信息都比较负面。欧洲媒体往往不会报道有关中国的正面新闻。中国的软实力在欧洲没有成功得以展现。
此外,中国对欧投资仍然相对有限,中国只占欧洲外国直接投资的3%。对于改善中国形象而言,后者的重要性高于前者。因此,中国应该致力于对欧长期投资,同时为欧洲人创造就业机会。换而言之,不需要要管软实力了,把重点放在经济实力上。
(编辑:张同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