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5月20日电(高晴)哈佛又被起诉了,这次还是因为招生。当地时间5月15日,美国64个亚裔团体联合向美国司法部和教育部提出行政申诉,指控哈佛大学及其他几所常春藤学校以“种族配额”进行招生,在相同的条件下,其他种族的学生的优势要明显优于亚裔学生。
哈佛为何不止一次被起诉?
事实上,这不是哈佛第一次因招生问题被起诉。2014年11月17日,哈佛大学及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被指控以种族为基础招生,限制了亚裔入学人数,分别在波士顿和格林斯博罗法庭遭到起诉。
起诉者为“公平录取学生组织”(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 Inc.),该组织声称代表曾被两所学校拒绝过的申请者,他们在起诉书中控诉两所大学在录取过程中依据以种族为基础的“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影响亚裔学生的录取。起诉书还称,哈佛大学每年会格外限制亚裔学生的录取人数。
该组织表示,即使每年不同种族的申请率和申请资质有很大变化,哈佛大学仍坚持进行“种族平衡”,录取“基本相同比例”的非裔、西班牙裔、白人以及亚裔学生,这使分数优异的亚裔学生之间互相争夺名额,而其他种族的申请者则被保护免于与他们竞争。
在该组织看来,采取“种族中立”的录取政策,例如更多考虑申请者的社会经济背景、增加财政援助和奖学金、录取少数群体申请者等,比“平权法案”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多元性。
“平权法案”反成逆向歧视?
“平权法案”是美国政府在上世纪60年代出台的一项重要的少数民族政策,主张在大学录取学生、公司招收或晋升雇员、政府招标时,应当照顾少数种族和女性。许多大学在此基础上使用配额制度,让少数族裔得以按配额(不是全靠成绩)上公立大学。
然而,在长期的实施过程中,“平权法案”却成为了当代美国最有争议的法案,虽说这个法案旨在保证所有少数族裔在教育和工作上的权利,然而在受益群体中除了黑人、拉美裔和土著印第安人之外,亚裔、犹太人或者东欧、南欧的移民们却没有被包括在内,有些甚至包括白人在内的人越来越感觉受到了“逆向歧视”。
据学者刘瑜在其《民主的细节》一书中介绍,1978年的“巴基案”打响了反对“平权法案”的第一枪。艾伦·P·巴基是一个白人男性,连续两年被一个医学院拒绝录取,与此同时,这个医学院根据16%黑人学生的定额制,录取了一些比巴基各方面条件差的黑人学生。巴基一气之下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最高法院裁定对黑人学生实行定额制是违宪的,但仍然在原则上支持“平权法案”。
这一案例在美国引发一波关于“平权法案”的争论,90年代起,包括加利福尼亚州、密歇根州以及华盛顿州在内的许多州开始禁止“平权法案”。
亚裔学生进哈佛到底难在哪?
2009年,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家托马斯·埃斯彭沙德及其同事在其著作中刊登了一项研究,他们分析了1997年的大学申请者成绩后发现,亚裔学生若想进入美国顶尖高校,其SAT成绩要达到近乎满分的1550分,而白人和黑人则分别只需1410分及1100分。
不过据澎湃新闻网报道,该研究的作者针对15日的联合行动向媒体表示,6年前的研究确实显示出,亚裔学生在高校的录取率很不占优势,但是这个调查缺乏对于申请者其他材料的研究,包括其论文和介绍信,所以很难得出更加深入的结论。
澎湃新闻援引评论人士指出,亚裔学生需要考取更高的SAT分数,不是因为大学的主观歧视。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在其他方面欠缺独特性、能力或潜力。亚裔学生擅长考试,可是在其他方面却十分薄弱和趋于同质,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在大学申请咨询上愿意投入更多金钱,避免让自己看来是一个“千篇一律的亚洲人。”
(编辑:信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