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4日,李树华先生在家中接受中国日报网记者专访。图为李树华先生与夫人郑丽辉。(摄影:刘梦阳)
中国日报网北京5月8日电(记者 刘梦阳)上个世纪40年代,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攻坚阶段,苏联则于1941年展开抵抗纳粹德国的“伟大卫国战争”,在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奋斗的峥嵘岁月里,中苏是亲密战友,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苏联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更是保护、培养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儿童,不少中国革命领导人、烈士的子女进入儿童院的时候,还是不谙世事的孩子,而走出来时,已成为建设新中国的中坚力量。
年近八旬的李树华在退休前,是新华社对外部俄文组的译审和资深翻译家,退休后,一直致力于中俄商贸交流。他也曾是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中的一员,与李特特、刘爱琴、陈祖涛等人不同的是,李树华的父母是当年在苏联工作、支援卫国战争前线的革命者,李树华出生在苏联海参崴,直到13岁才离开苏联回国。
2015年4月15日,俄罗斯驻华大使馆授予中国老兵“1941年-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32名老兵代表到场参加授予仪式。这是李树华先生获得的奖章。(摄影:刘梦阳)
“苏联卫国战争打响,父亲坚守莫斯科”
兴许是跟外语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缘故,已近杖朝之年的李老音容爽朗,思维敏捷。他拿出两张黑白照片,上面各有一枚类似“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的勋章,只是年代似乎久远得多。
“这是我父亲得到的两枚奖章,一枚是1944年颁发的‘保卫莫斯科奖章’,一枚是1946年颁发的‘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英勇劳动奖章’,这枚奖章我母亲也有。加上我和弟弟最近得到两枚纪念奖章,我们家有四人获得了苏联(俄罗斯)颁发的奖章。”
两张老照片打开了李老的话匣,他的叙述为我们还原了卫国战争期间,中国革命者坚守前线的情形。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军队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苏德战争爆发。
当时李树华年仅5岁,弟弟李保华还是襁褓中的婴儿。他们的父亲李俊夫受共产国际中共代表任弼时委派,在苏联无线电广播委员会担任对华广播的翻译播音员。
转眼到了10月,德国向莫斯科发动总攻。彼时的莫斯科雨雪霏霏,寒意袭人。李俊夫尽管身患肺结核和胃肠炎,仍坚持要求赴前线参加防线建设。在距离战火纷飞的前线仅有5公里的莫斯科近郊,李俊夫跟其他志愿者们不畏敌机的狂轰滥炸,站在冰冷的泥水中,每天挖战壕14个小时,饿了啃一口干粮,渴了舔一口积雪,7天就挖成了10公里的反坦克战壕。
挖完战壕回到单位的李俊夫发现广播委员会已撤离莫斯科,组织让他留守莫斯科继续担任对华广播的翻译和播音员,“母亲带着我和弟弟已撤退到后方了(当局规定妇女儿童必须撤至后方,李树华母亲周芳在后方也做了大量支援前线的工作),莫斯科只剩父亲一个人,他既当翻译,又做编辑,还是播音员,抄写、校对也是自己来。”
从1941年到1945年战争结束,李俊夫一直坚守在莫斯科的工作岗位上,除了日以继夜地工作,还得注意躲避敌军空袭。长期坚守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时刻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下,使李俊夫本就虚弱的身体健康状况迅速恶化,导致失聪、失声,1947年,李俊夫被医学判定为“二级残废”。
1947年,李俊夫夫妇回国前夕拍的一家五口全家福。前排左起:李保华、李文华,后排左起:李俊夫、李树华、周芳。(李树华供图)
“父母护送毛岸青回国,我和弟弟留在了苏联”
“父亲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已无法继续工作,便向罗荣桓同志打报告,请求回国。”
1947年10月,中共中央东北局电调李俊夫夫妇回中国。此外,受联共中央和罗荣桓同志的委托,夫妇俩要把毛主席的儿子毛岸青带回祖国。
“他们带着当时只有3岁的妹妹李文华,以及毛岸青回国了,而我跟弟弟保华则留在了苏联,被送进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两年后才得以回国与家人团聚。”
说着,李老又拿出一张黑白老照片,是1947年,李俊夫夫妇回国前夕一家五口拍的全家福,背面有李俊夫的俄文手迹,详细地写明了每个人的姓名和出生年月日,“父母临走时,反复嘱咐我和弟弟:别忘了你们是中国人。”
1947年,年仅11岁的李树华带着6岁多的弟弟,离开父母,成为小“伊万诺沃人”。不过相比起战争年代的艰苦,战后国际儿童院的生活安逸多了,“我和弟弟进了国际儿童院就觉得似乎是上了天堂”。
国际儿童院的集体生活非常严格,孩子们每天按时起床、睡觉,饭前集合排队进食堂,上自习时有老师进行辅导,“我第一次见到了有这样多的中国孩子生活在一个集体里,其中有不少人跟我成为了好朋友,至今仍保持着联系”。
“我最喜欢的工作还是当翻译”
1949年,李树华13岁。4月,应李俊夫夫妇要求,中共中央东北局电召李树华和李保华回国。
在苏联出生、成长,俄语对于李树华来说就像母语一样,他小学三年级时便能读懂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俄文原版,“我是回到中国才开始学汉语的,父亲跟我说:‘将来你要为新中国服务,不会说汉语又不识字,这怎么行’。”
李树华当时不曾想到,转换俄语和汉语会成为他毕生的志业。
1959年,李树华从辽宁大学俄语专业毕业,留校成为俄语教师。大学任教17年,桃李芬芳。
1976年,李树华调入新华社对外俄文编辑室任翻译,后被评为译审。
1992年至1996年,李树华作为新华社华通外贸公司驻独联体各国总代表,这段时间主要从事与独联体国家洽谈商贸往来的工作。1996年退休至今,李树华还被俄罗斯钢材集团驻华代表处聘为首席翻译。
二十多年来从事中俄贸易工作,李树华深谙俄罗斯人的性格特点和思维方式,聊起翻译时语言转换的问题,李老俨然是专家,“翻译不光是字面意思的呈现,更多还有文字背后的文化含义。”
李老反映,中俄两国之间商贸交流最大的问题就是信任。一般而言,俄罗斯中老年人对中国人态度较友好,年轻人由于对中国及中苏历史不太了解,甚至会对中国产生某种恐惧感,担心发展迅速的中国会抢占俄罗斯资源,同化他们的民族,“这完全是因为文化隔阂的缘故,年轻人受西方多元价值观影响,对中国戒心太重。这没有别的法子,只能多沟通、多交流。”
李树华就是这样一位数十载倾心于中俄交流的使者,“工作了这么多年,我最享受的还是当翻译,尤其是口译”。今时今日,年近八旬的他能够熟练地使用电脑,还有自己的电子邮箱,“我的客户们时常会通过邮件给我沟通业务”,李老说着,点开了一封未读新邮件。
(编辑:孙晓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