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后期,信息技术方兴未艾,劳动力成本高企,促成了北美和欧洲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去工业化”进程。制造业在欧盟成员国经济中的比例,已从2000年的18.5%降至2013年的15%。金融衍生品的泛滥与制造业空心化,造成西方在经历数年之久的金融危机后经济依然不见起色。
后金融危机时代,西方重新关注高端制造业升级的拉动效应。制造业的最后需求环节可以刺激并创造其他产业领域的需求,制造业的创新可以刺激其他领域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拉动经济发展。美国先后制定了“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和“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政府推出了“‘工业4.0’战略”,欧盟提出的“再制造化”目标是将工业占GDP的比重从现在的15.1%提升至2020年的20%。与此同时,全球产业链中的“中低端产能与技术”,直接落地劳动力密集、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和非洲地区的趋势进一步加强。“高端回流欧美”和“低端落户亚非”,成为全球制造业重组的重要特征。
“蛟龙”深潜、“嫦娥”探月和高铁出口等,标志着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质的飞跃。2013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20万亿元,占全球比重的1/3强。中国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装备制造业强国。比如,无论是飞机还是舰船,都缺少强大而稳定的“中国心”。如果不能从“制造”走向“创造”,中国何以立足未来全球产业链的制高点?如果Made in China只是“低价”和“山寨”的代名词,中国何以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家形象相配?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是以人才为主体的创造性智力劳动,在以创新为核心的世界制造业重组的谋篇布局中,研发人才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两翼。2008年,法国、英国、芬兰和德国作为欧盟高技能人才最为密集的成员国,在全球价值链增值中达到25 %以上的份额。但是,目前中国无论是研发人才,还是高技能人才都严重匮乏。统计37 个国家的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量,中国仅高于墨西哥和南非。装备制造业中,高级技师在行业技能劳动者中的比例仅为4.8%,而且老龄化趋势明显,30岁以下的高级技师仅为4.3%。解决制约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中国制造2025规划即将出炉,对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大学是创新过程中承接思想到产品的纽带,而且也是装备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因此,要贴近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实际需求,加强国家教育发展和改革战略规划,优化院校布局、层次和结构,使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优化学科和专业设置,既注重研发型人才培养,又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既注重通用性人才培养,又注重专业性人才培养。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高水平的研发人员和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装备制造业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提供“源头活水”。
(作者: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郭勤 副教授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