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北京3月14日电(记者 赵盛楠)随着近来全球石油价格暴跌,海工装备市场陷入低迷,2014年中国海工装备市场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和装备订单大幅下降。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倪涛表示,他预计海工装备市场低迷情况还将持续至少2-3年,而中国造船企业“一拥而上”地向海工行业转型,甚至为了获取订单无限压低首付将“完全有可能”伤害自身发展。
倪涛指出,由于前些年我国造船业过剩,国家在政策上鼓励造船企业向海工行业转型。但是现在可以看出,凡是能够转型成功的,大都是当年主动转型的;被动转型的企业能否获得成功,今后所面临的风险非常大。
他强调,转型一定是在市场好的时候主动调整自身战略,而非在市场不好的时候被迫转型。其所在企业就是在2005、2006年修船业仍然利润可观时,主动转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对管理和融资要求皆高的行业发展。
“那时修船很挣钱,你有足够的资金去储备你的技术人员,培养研发和管理团队。做好准备后,机会就留给了有准备的人,”他说。
2012年,由中远船务研发的深海高稳性圆筒型钻探储油平台的关键设计与制造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业内创造了世界顶尖高科技海洋工程装备“中国制造”的佳绩。
目前,我国从事海工装备制造的船厂数量已经从2012年的4到5家上升到10余家。然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经济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海上钻井平台和装备制造商共计获得167座钻井平台订单;同比下降52%;新订单的总价值为139亿美元,同比下降45.5%。
据国际船舶网报道,当初海工市场繁荣时期,中国船厂为了获得更多的海工装备订单,扩大市场份额,降低首付,甚至将新造钻井平台的首付压低至1%-5%,而海工市场低迷引发了中国船厂的担忧。瑞士投资银行此前估计,中国船厂今年交付的42座自升式钻井平台可能面临撤单危机。
倪涛此前表示,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发展很快,但这个行业具有较高的风险,国家应从政策上加强引导,扶植几家有实力和研发能力的重点骨干企业,不要让很多企业一哄而上。
(编辑:张同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