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互联网治理格局生变 中国亮出大国姿态

来源:中新网
2014-12-23 20:28:17

 中新社北京12月23日电 (记者 刘育英)在全球互联网治理结构发生变局之际,中国正在探索新的角色,推动全球网络治理从单极向多极发展,但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

  2014年,美国宣布放弃互联网的管理权;中国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执行主任李晓东看来,这两个事件,无疑宣布了2014年全球互联网元年的到来。

  今年3月,美国政府宣布,将放弃对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的管理权,不过不会把这一权力移交给联合国,而是移交给“全球利益攸关体”。

  ICANN是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非营利性国际组织,根据其与美国商务部签署的合同,ICANN负责全球互联网域名系统、根服务器系统、IP地址资源的协调、管理与分配。

“ICANN的控制权掌握在美国手中,这对中国来说,肯定是一种潜在的风险”,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欲晓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棱镜门”事件给世界各国敲响了警钟:美国主导的管理模式并不那么可靠。

  “美国放弃管理权,对中国来说,意味着将有可能在互联网资源分配等方面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并在这一轮结构调整中获得自己的利益,这对我们来说,是机遇”,李欲晓说。

  在此大背景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中国首次系统发出了自己的主张。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份访问巴西时首次提出,“(国际社会)通过积极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如何看待中国提出的主张?李欲晓表示,中国以前从未在国际场合提出过这样的理念,这次提出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首先阐明了中国参与全球网络治理的负责任的态度,这与中国开启大国外交新常态一脉相承;其次,这一原则使各国开展对话具有了同等基础;最后,这一原则尽管是针对美国网络霸权,但它是普适性、理性的,有利于中国团结朋友,开展对话。

  今年来,中国更加积极地利用中美互联网论坛、中国-东盟网络空间论坛等国际性平台释放自己的声音。在乌镇举行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方提出“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主题,作出愿承担更多责任的姿态,这一姿态得到包括美国在内很多国家的认同,全球多位重量级嘉宾出席了这次大会。

  “中国正扭转一味机械应对的被动局面,逐渐以攻为守,形成积极、自信、主动的全新态势。”浙江传媒学院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方兴东表示。

  “不过仍应看到,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甚至多于机遇”,李欲晓认为,中国拥有产业优势、用户优势,但劣势是在架构、规则、平台方面,都还掌握在美国手里,中国参与互联网全球治理的经验、基础、实力依然薄弱,核心技术也依然受制于人。

  而且容易被误解的是,“全球利益攸关体”指的并不仅是政府,还包括私营机构、民间团体、个人等。美国放手ICANN管理并不意味其他国家政府可以直接接手,将来接手ICANN的很有可能是非盈利组织。

  按照美国的说法,希望到2015年9月完成对互联网管理权的移交,但目前“联合国主导”的模式和“多利益攸关方管理”的模式都面对不同方面的担忧和质疑,甚至联合国对上述模式也有不同的声音。实际上,全球互联网治理结构调整留给中国的时间并不多。

  李欲晓认为,当务之急,中国应慎重考虑清楚自己的核心利益与核心目标,并积极使之落地。同时,积极推动政府、企业、个人在各种国际场合积极发声、参与讨论,增加中国的影响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