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前英属殖民地?英国还是趁早接受现实吧

作者:爱新闻 沈荣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4-12-03 17:25:03

英国《卫报》12月2日发表玛丽·德约夫斯基(Mary Dejevsky)的专栏文章,评述近期英国一些议员妄图干涉香港事务,全文如下:

现在对于英国人来说已经很难恰如其分地指称香港,这一由半岛和诸多深入南海岛屿组成的蓝色区域。很多人会不自觉地称它为“殖民地”,思忖片刻后改称“前殖民地”,最后又不得不改口,香港确实已经是中国的领土了。今天,中英就香港未来达成协议30周年,也是英国国旗最后一次在维多利亚港降下17年后的今天,英国人还是很难承认,香港——至少在司法层面上——是中国的一部分。

上周末的冲突是2个月前香港游行活动爆发以来最为暴力的一次。当时,警方不得不使用警棍、水枪和胡椒喷雾阻止抗议者。

然而,有不少报道中引用警方压制人群的画面,意图引起部分人士的激愤,因为中国政府禁止一些英国议员访问对香港。根据外交礼节的规定,议员们与其让只到机场露个面,索性就取消这次访问。

取消这次访问行程让人感到尴尬,但仅限于此。议员们无论如何会占领道德制高点。也有人表示,中国禁止英国议员代表团的访问正好暴露了其应对此类问题的不足之处。下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理查德·奥塔威(Richard Ottaway)称,这是对“全世界自由人民的侮辱”。相反,中方如果对此开绿灯,正好能让这批议员象征性地来张民主“自拍照”。实际上,英国议员不论去留,传达的信息都是差不多的。

更重要的是访问背后的原因。议员们声称要考察中国“一国两制”的实施情况。这也无不合理,他们就是想去亲眼看看。但某种意义上,访问纯属多余,因为今秋香港的抗议游行把该说的都说了。

按香港抗议者们的要求,2017年香港行政长官选举应做到完全公正透明。不但香港市民要有否决权,参选人候选人也不必接受北京方面的审查。在年轻的示威者们看来,现有的投票机制很可能使大陆与香港的关系落入“一个国家,一种制度”的境地。其实,在原先那些所谓“民主解放者”们,李柱铭(Martin Lee)和陈方安生(Anson Chan)的眼中也的确是这样的。今年夏秋之际,他们也对香港的事件指指点点。

一些人认为,北京方面禁止英方代表团访问的举措一方面是在提醒香港不要忘了究竟谁说了算;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在承认英国对香港地区的影响还在并会一直持续下去。按照这条思路,放任这些品格高尚的议员们在香港闲逛岂不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但我觉得,事实恰恰相反。

中国认为他们能够毫不费力地赶走英国这一惹人厌烦的香港地区监控者,无论是名誉上摆脱,还是经济上摆脱。对于中国,英国既不是主要贸易合作伙伴,又不是主要外交目标国。英国议会可以气得跳脚,但首相、大臣和伦敦市长的中国行似乎都表明,我们比中国更需要对方。

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从英国皇家游轮驶离维多利亚港的那一刻起,无论出于什么实际目的,英国都别想再对香港施加任何影响了。中国大陆对“一国两制”说到做到,香港因其经济影响力,有能力一直坚持下去。

英国能够也应该给予香港心怀民主的人士应有的尊重。就算香港会发生政治上的变化,那也是香港人民自己的事。或许,新一代香港人正在这么做。

相比之下,奥塔威在BBC就中方禁止访问一事的回应则显得有些厚颜无耻。据他所称,他和同事“在到达香港之前是不会就此公开发表评论的”。(难道他们是为了挽留中方颜面才拒绝评论么?)接着他还暗示这次访问“不是为了搞破坏,而是为了提升英方对香港未来发展合法权益问题的理解。”真不敢相信他竟然这么说。

英国到底何时能死心?香港早就不是英属殖民地了。英国关心人权可以,但对于香港已经没有所谓“合法权益”而言了。议员们大可飞遍全世界宣扬他们那套价值观,但绝不可以在香港问题上直接对北京指手画脚。英国要是继续站在前殖民国的立场上,说再多民主和法制也毫无说服力。

这么看来,英国倒像是对香港抱含内疚,当然这也是应该的。但是,英国想要插手别人家务事或是想体现所谓特权,这就很不该了。要是津巴布韦、南非、克什米尔可以被拿来当先例,以前殖民国家身份企图发号施令,只能招来愤恨。

大英帝国辉煌早已不再。作为一个中等国家,更应该去寻找盟友。欧盟就是一个不错的伙伴,它的经济水平倒是可以和中国分庭抗礼。如果我们总是能保有点儿自知之明,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看来不只是俄罗斯还对曾经的辉煌难以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