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东京11月7日电(记者 蔡虹) 最近,很多日本人似乎都在预测日中关系,希望理出头绪。或者更确切地说,他们想知道,在即将于北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期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否有可能在会议间隙进行单独会谈。
其中一些人看出了两国关系解冻的迹象。他们揣摩中方官员字里行间的意思,尤其是外交部长王毅在10月29日的一番措辞,于是做出乐观预测。王毅表示,APEC会议期间,来者都是客。届时,安倍也会到京与会。日本权威人士就把王毅的言论当成是对“习安会”的暗示。
现任的日本资深官员访京时受到的待遇,也被视作关系回暖的证明。自五月来,日本经济产业大臣,外务大臣,国土交通大臣,包括副首相麻生太郎,还有众多执政党和在野党国会议员纷纷来京,与中方官员进行对话。
前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他与习近平在三个月进行了两次会晤。博鳌亚洲论坛被认为是亚洲版的“达沃斯年会”,在其10月29日的一个会议上,身为博鳌论坛理事长的福田就挨着习近平坐,同场的还有其他理事。那时距离APEC会议开幕已经不足两周了。日本媒体认为两人的这次握手耐人寻味。其实早在7月底,福田就与习近平有过秘密会晤,转达了安倍方面的信息。
10月30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表示,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的领导人应该进行会谈。对于两国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他则避而不谈。
最近,谈及中日关系,安倍频频把“友好”挂在嘴边。在9月29日日本临时国会的演说上,他提到了建设与中国的“稳定友好”关系的必要性——这是日本议会发言中第一次涉及日中友好关系。安倍形容日中双边关系“密不可分”,并直截了当地表达与习近平早日会面的意向。
“习安会”或成为安倍外交上的突破。自2012年12月上台,由于“国有化”中国钓鱼岛主岛和参拜供奉日本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安倍还没面对面与习近平进行过对话。长期以来,安倍一直对日本外务省的对华政策,和自由民主党内谋求中日交好的温和派表示不满。现在,他一反常态。
“友好关系”并非安倍首创的概念,其本身就是两国同意实现邦交正常化的基础。它也作为关键词出现在1972年发表的《中日联合声明》,1978年签署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the China-Japan Treaty of Peace)和1998年发布的《中日联合宣言》(the China-Japan Joint Declaration)中。这三份公文奠定了两国关系的政治根基。
在2011年《日本经济新闻》报纸的采访中,安倍表示,日本过去为了与中国交好,做出了利益牺牲,是本末倒置。他认为日本不应该看中国的指挥棒行事。很明显,如今为了获得与习近平对话的机会,他被迫改变了主张。
当谈及“友好”关系,安倍明确表示,在两国历史争议和领土纠纷这两个敏感议题上,日本不会让步。
日本的一批战争死难者家属正要求靖国神社移走战争罪犯的牌位,这样一来,所有日本民众,包括天皇,皇后和首相,在拜访时都“不会感到任何不适”。
安倍应该很明白事态的严重性。2013年12月,他参拜了靖国神社,使两国本就紧张的关系雪上加霜。
日本民众在认为中国外交部长言辞间传递出积极信号的同时,也有必要注意余下的表述。王毅呼吁日本直面存在的棘手问题,拿出解决问题的诚意。
中日关系紧张,要想握手言和,两国应达成共识,从大局出发。
对于如何与中国建立稳定友好关系,安倍是否有一个清晰的长期构想?但愿,“友好关系”的提出并不是安倍的权宜之计,即只是为达成眼下目的——与习近平在北京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