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创业企业家或是中国经济的下一个增长引擎

作者:远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4-08-16 15:59:20

中国日报网8月16日电(远达)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8月7日发表北京大学与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研究生埃布纳(Julia Ebner)的分析文章称,随着经济增长率下降以及人口结构变化,中国正希望以创新代替廉价劳动力优势。

全文摘编如下: 

如果中国想要成为国际社会的超级经济体,它就必须以一种基于新优势的,更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取代当前基于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增长模式。 

随着新创业公司和家庭经营的企业越来越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的决策者现在正对新兴的创业现象怀抱希望。2014年,中国全国多地举行了国际私人创业与创新会议,有许许多多与创新相关的会议在清华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等著名大学内开展。 

需要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在过去几年里,它的经济增长率有所下降。从20世纪90年代起到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中国的GDP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仅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出现一点波动。虽然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恢复相对迅速,由主要贸易伙伴经济不景气导致的出口率下降还是在中国经济上留下了印记。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率下降是政府的关切点。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已被认为是未来10年中国的主要挑战之一。 

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在未来10年内将给中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这也让维持经济增长率的挑战变得更为复杂。研究预计,中国不久后就会历经劳动人口减少,出现一个巨大的劳动力供给瓶颈。劳动力短缺很可能意味着工资上涨,而这将会威胁中国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得的竞争优势。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篇文章详尽地描述了这一问题。

取代廉价劳动力策略

创业被广泛认为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它可以通过增加新的就业机会驱动就业市场,通过提高创新水平刺激技术革新,通过加强市场竞争强化市场环境,从而对经济增长做出积极贡献。创业与创新具有阻止经济增长率收缩,取代不可长期持续的廉价劳动力相对优势的潜力。

提高中国民营经济的创业水平的确可能带动技术创新,提高生产力。它尤其能抵消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的劳动人口瓶颈的影响。创新水平的提升也会提高中国的竞争力,减少它在知识与技术方面对欧盟、美国等传统西方贸易伙伴的依赖。 

转型

实际上,中国长久以来都在为创业革命打基础。1978年,中国结束了经济孤立时代。中国政府给予农民自主经营权,对外资开放投资,逐渐开放市场。投资通过港澳大量涌入内地,推动中国大陆经济进入国际体系。1980年设立的经济特区吸引了外国直接投资,也鼓励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国不乏愿意抓住新机遇的企业家们。浙江一家精炼铜厂的CEO说,“中国人民当真超出了政府的预期。”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政府通过相关法律,允许国有企业破产,营造更利于民营企业主创业的环境,积极鼓励全国人民创业。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雷军等都是中国创业企业家的成功范例。

中国的企业家近年来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自主与独立。政府已经认可创业在中国未来经济中日益重要的作用。例如,李克强总理表示鼓励创业,而且表示给予新兴企业支持。他还提出政府要支持大学生创业。此举对减少中国年轻人失业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国已经给予发展研发与高科技领域更高的优先地位,增加了研发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提高了高科技产出,还鼓励中国学生攻读工程学位。

障碍

不过,尽管中国最近采取了这些举措,但是英国《金融时报》称,“尤其是在中国的大学里,创业教育仍然是一种相对新鲜的观念与实践”。中国“需要更多的创业教育”,而且“中国的商学院应该采用西方的方式,设立创业实验室”。“顺从”、“尊重权威”、“克制情绪”等儒家观念与创业精神不兼容也是创业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

此外,企业家们在中国民间投资面临比在大多数高薪的西方国家民间投资风险更大的障碍。例如,创业的过程仍然费时。在中国按要求完成所有手续要用数十天,而在其它经合组织国家,平均仅需5.7天。

另一项主要挑战是私人创业领域的资金短缺。尽管为了支持创业,政府已经采取措施力图给予萌芽期的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但融资依旧是一个重要瓶颈。《时代》杂志2009年的一篇文章指出,对小企业来说,信用标准通常高不可攀。不过,仍然有值得乐观之处。中国领导人表示,要创建方便民营企业家获取信贷的渠道,创造更利于投资者的借贷环境。 

目前,中国距离被称作创新型国家还有很长的路;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依旧很大。鉴于最近的经济增速放缓和未来的人口结构变化,中国政府正顶着向由创业与创新驱动的经济模式转型的压力。这一任务可能会是中国政府未来几年内面临的最紧迫挑战之一。

延伸阅读

外媒:中国经济发展、对外关系迎来“新常态”

“新常态”一词最近被频繁使用。有外媒分析,中国经济、社会乃至对外关系领域都在迎来“新常态”,而由此带来的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衔接、怎样把握新旧转型之间的“度”等问题,都是需要经过深思熟虑、不断实践才有可能慢慢摸索出答案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