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揭马利基上台之谜 叹伊拉克乱局系白宫自讨

作者:爱新闻 来源:爱新闻
2014-07-11 00:52:49

美媒揭马利基上台之谜 叹伊拉克乱局系白宫自讨

此图为2006年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George W. Bush)(右)和伊拉克总理努里·卡迈勒·马利基(Nouri al-Maliki)(左)并行前往白宫的记者招待会。

中国日报网7月11日电(信莲) 前美驻伊大使齐德里在《华盛顿邮报》撰文称,他在2010年前就曾呼吁白宫撤回对伊拉克总理马利基的支持。他认为,若马利基继续留任,会打造一个分裂的宗教专制政府,重创美国利益。而美国的坚持,使美在伊、甚至更广泛的中东地区面临战略败局。本文将重点关注美国为何自2006年起支持马利基及伊拉克乱局的形成。

寻找领袖

努里·卡迈勒·马利基(Nouri al-Maliki),出生于一个虔诚的什叶派(Shiite)家庭,从小就憎恶统治伊拉克的少数逊尼派(Sunni minority),特别是阿拉伯复兴社会党(Baath Party)。青年时,马利基加入了崇尚神权政体的达瓦党(Dawa party)。早期的很多暴力事件,特别是自己亲属的遇害在马利基心里烙上了深深的印记。

身为达瓦党一员,在前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的逊尼派政府执政期间,马利基流亡于伊朗和叙利亚两地,组织反对萨达姆政权的秘密行动,并成了达瓦党(Dawa  Party)在大马士革(Damascus)分支的领导。

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此后,马利基重返家园,担任临时政府总理易卜拉欣·贾法里(Ibrahim al-Jafari)的顾问。

2004年,美国正式结束对伊拉克控制。美伊共同携手,帮助恢复伊拉克。

2006年,临时政府总理贾法里被迫下台后,布什政府急忙寻找取代人选。时任美驻伊大使齐德理和杰弗里·贝尔斯(Jeffrey Beals)认为马利基是唯一人选。

原因有三:第一,占了人口50%的什叶派伊斯兰能接受他;第二,他工作努力,行事果断,总体清廉;第三,他的政治根基不牢,需要与其他伊拉克领导合作,组建联合政府。马利基于2006年5月20日成为伊拉克总理,并发誓要领导一个强大团结的伊拉克。

马利基上台的第一年充满了挑战。其中一件大事就是伊拉克的觉醒运动(the Awakening movement)。在长期磋商下,逊尼派阿拉伯部落和复兴党叛乱分子同意将枪口转向基地组织(al-Qaeda)。但马利基根本不愿意给予他们资金和武装支持。

到了2008年,伴随着伊拉克北方的逐渐安定,马利基对自己的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他与政治对手达成妥协,和跨国公司签下数十亿美元合同,帮助伊拉克现代化。在进展开始的一年后,这个国家似乎又重新走上了轨道。

然而,在萨达姆情报局几十年的阴霾下,马利基很容易就陷入阴谋论。他深信什叶派伊斯兰主义者对手穆克塔达·萨德尔(Moqtada al-Sadr)要搞垮他。因此在2008年3月,马利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讨伐巴士拉(Basra)的什叶派民兵。

虽然此役险胜,但马利基代号为“骑士冲锋”(Charge of the Knights)的军事行动还是取得了胜利。在伊拉克历史中,什叶派伊斯兰总理打败伊朗支持的什叶派伊斯兰民兵尚属首次。马利基也因此受到了热烈欢迎。马利基曾抨击他的将军想用六个月的时间准备袭击。“六个月后伊拉克就没了!”他说。

随后,在美伊军事和情报史无前例的配合下,马利基指挥重新夺回萨德尔城。这确实是一大进展:清除了几乎将这个国家推入深渊的逊尼派和什叶派军队,强大的军民作战为伊拉克政治家创造了重新团结家园的环境。

马利基上升期

在2008年尾声,谈下美伊的继续合作成了白宫的重中之重。但着急的心情和世界经济的衰败,让美国力不从心。

占上风的马利基几乎是狮子大开口,哄骗美国签署协议,让伊拉克能够继续获得支持,而美国却要用资金填这个无底洞。布什被扔鞋也就是在庆祝签署这份双边协定的马利基记者到待会上。

奥马巴政府上台后,发誓要结束布什“愚蠢的战争”(dumb war),加上要应对全球经济危机,马利基抓住机会,重组团队,换上自己的亲信。

2010年伊拉克大选,寻求连任的马利基其实是输了,但伊朗有意见,迟迟无法成立新政府,政权真空长达半年。

准备撤军的美国虽不喜欢马利基,却找不到人取代他,未免国家陷入混乱,华盛顿决定再给马利基一次机会。奥巴马亲自致电劝退议会最大党阿拉维,并保证马利基政府会包容所有宗派。然后,美方找来阿拉维、库尔德主席巴尔扎尼和马利基,三方在火爆的场面中达成政治协商。

三方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中,新政府承诺要与各族共享执政权利。但,马利基出尔反尔,权利越抓越牢,导致国家分裂持续扩大。

原来推荐马利基的齐德里在2010年转而反对他连任。因为伊拉克将面临混乱,美国重大利益也岌岌可危。齐德里建议由副总统阿迪勒·阿卜杜勒·迈赫迪(Adel Abdul Mahdi)接任总理一职。

但当时伊朗革命卫队(Iran’s Revolutionary Guard Corps)属下圣城旅(Quds force)的领袖卡西姆•苏莱曼尼将军(Gen. Qassim Soleimani)积极为马利基奔走,争取什叶派领导的支持,其中包括长期看马利基不顺眼的萨德尔,马利基又一次胜出。

华盛顿抉择

齐德里在2010年清楚地警告美国:若马利基继任会搞独裁,伊拉克内战可能重演,伊朗区域霸权甚至会死灰复燃。当时许多英美官员也同意他的看法,但是白宫并未采纳,齐德里愤而辞职。美国的伊拉克政策不久就落空了。

出于对政权的不安全感,马利基一人包揽了内政、国防和情报长官三职。他的政治对手曾通过议会投票帮他重返总理一职,但在与对手分权问题上,他总是出尔反尔。同样,马利基也背弃了对美国的一系列承诺。

总之,马利基领导下伊拉克和萨达姆很相似。在民主幼苗难以呵护的伊拉克,国内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2010年,伊拉克当权者无法领导国家,华盛顿有些官员心知肚明却未面对。讽刺的是,正是这些官员现在正手忙脚乱地拯救伊拉克。今日伊拉克乱局之前早已预见,本来可以避免。而美国很可能成为逊尼派——什叶派新圣战的最大输家。

 注:文章作者齐德里(Ali Khedery)是一位伊拉克裔美国人,对伊拉克和美国都很了解。他曾担任美国驻伊拉克大使的高级顾问长达十年,也与美军驻伊拉克高级将领联系密切。